1)第八十一章 二圣的微服私访(4)_大隋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舍相邻之所,便是食舍。

  杨坚和独孤伽罗走进一看,发现各个窗口,南北各异的吃食,都有些新奇。

  出宫有些时间了,但看到热乎乎的蒸饼,杨坚索性让庖厨给每人都用蒸叶包了一个。发现里面的馅儿,除了蔬菜,还有零星肉花,特别好吃。

  后面过了住舍,往前面的各学馆走去,杨坚不免叹道:“朕上月还去太学,同士人们讨论礼乐方面的事项,但感觉太学,国子学,都未能像学院之所,功能齐全,可都是安乐(宇文恺)你的功劳啊!”

  宇文恺听闻皇帝之赞,忙回道:“陛下过誉了!不瞒陛下和殿下,这些思路,甚至于图纸初稿,都是大王所绘。微臣也只是于各区域,进行协调绘图而已!大王在建筑、水利诸多方面,皆有才华,且给微臣了不少灵感!”

  杨坚一听,不由得看向手边的爱孙,笑道:“好孙儿!”

  来到儒学馆,杨坚和独孤伽罗,一道翻阅起了书案上摆放的书册,第一眼就看到了刚印刷而出的《文集》,拿起阅览后,《文集》的纸张,虽然比不过少府专人印刷出来的精美,但字迹清晰,其中内容更是儒学名篇,多富教育意义。

  王隆于一旁,主动介绍起了皇孙杨昭事先安排的课程教授诸事。

  在得知踏入学院第一年的学子,不仅要学习十几门理论课程,还有骑射方面训练,及期末考核后,二圣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去年时,爱孙所言的官学考核办法。

  关中之地,从去岁秋开始,按照朝中命令,尚保留的县郡官学,确革新了考核制度,以剔除滥竽充数的官学讲师,另有不学无数的士子。按照四月长安等地送上来的奏报,还有杨坚三月初时,往弘农一带的视察来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朝廷毕竟是第一次在关中地区试验,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要将规矩立好,于将来在天下重建郡县官学,还需要数年磨合。理工学院的相关制度,却更为具体,或许可以再试用看看。

  而按照地方上奏,在其他地区官学暂停办理后,私学大规模兴起。杨坚和独孤伽罗月前还有交流,文教的主动性,当抓在皇室、朝廷手中。即便是将来,也必须以官方教育为主。

  来自于帝王的敏感,两人早在看到今次廉价纸张和活字印刷术的革新后,亦有合计,以后书籍诸事,也必须牢牢控制于皇室手中。

  东汉末年,张角领太平道揭竿而起,正因民意为之把持,而廉价书册这个媒介一旦出现,可想而知,自会加剧了信息传播。于此,势必成为历代帝王们警惕之重点。

  特别是清朝的文字狱,最为兴盛,由顺治开始,一百多年不间断。当然,明时也存在过这种现象,尤其是老朱和嘉靖帝时期,最为忌惮。倒是隋唐比较开放,社会风气积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