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二圣的微服私访(4)_大隋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极,鲜有此事。

  离开儒学馆,又来到农学馆,能看到试验田里,按照杨昭安排,几位被请来的农学家,正做研讨的关中地区新耕作模式,含有牲畜粪便的应用等。旁边的田地里,已被选种插秧的水稻,亦在茁壮成长。

  后面的工学馆,医学馆……二圣皆浏览了一遍,心中感慨万千。

  国子寺下辖诸学馆,主要研究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人,最后还是为了做官。

  但理工学院的教授方法,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结合现实,实践而出,最后应用各行各业!

  这才是该有的模式!

  总之,这一趟来得值!

  即将离开理工学院时,望着马车处围着的王隆等人,杨坚道:“皇孙年少,诸事处置经验,大不如诸君。而理工学院,以朕观之,于朝野大有得利,便有赖诸君共同扶持作为……”

  直到二圣的车驾消失在前方道路,王隆等人,尚未转身。但从旁看去,他们每个人各有所思,多面露振奋。为天子所言,他们教学的理工学院,前途一片光明!

  未来的待遇,说不定同国子学内的博士相差无几!

  这一切,都是皇孙杨昭功劳!

  而有了二圣的支持,不少人原有些浮躁的心,也逐渐安静。

  夜幕前,返回宫里。

  杨昭陪着二圣吃过晚食,又聊起了他于理工学院接下来的发展展望。

  回到安仁殿时,天色已经很暗了。

  将今日之事,在脑中回忆一遍,杨昭清楚,皇祖父杨坚和皇祖母独孤伽罗,于今日去了理工学院一趟后,见到其中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是真的上心了!

  在他建立的雏形之下,二圣要不了多久,势必会派遣更为专业的人,前往辅助管理,他也能轻松许多。虽然很多事情,都是小舅萧瑀等人所为,但劳心过于劳力!

  铺开信纸,杨昭习惯性的给他阿爷写信。

  “阿爷,孩儿上次让您建设的造纸工坊,可得抓紧了!皇祖父和皇祖母,看到更为便宜的纸张,还有新印刷术的出现,要不了多久,就会重订书籍,将来即便是贫苦家的寒门子弟,也能看得起书了!纸张的用量,势必会加大!”

  “还有上次孩儿给您说的林邑国,您还记得吗?孩儿上次听利人市的商贾说了,在林邑国往西,更热的地方,有一种高产、耐旱的水稻,如果能寻来,在江南等地推广,产量必然提升。这都是孩儿听说的,但那商贾说的信誓旦旦,阿爷你可以排个商队去看看。”

  “阿娘前日与孩儿说,等入了秋,她也要带着小弟往江南与您团聚。哎,孩儿苦啊!如此年幼,就成了留守儿童,跟着皇祖父皇祖母生活在长安。您一定不忍心这样,请一定要多给我寄一些江南的特产、财宝啥的。孩儿虽然视钱财为粪土,但理工学院花费大!”

  ……

  杨昭的书信,从关中出发,经过陆路和水路,历经多日,终于是送到了扬州总管府。

  收到嫡长子书信隔日,杨广于城外,为继续南下岭南,平另一伙叛军的杨素,史万岁等人送行。

  杨素等人即将离开前,杨广执手道:“越国公等,这次南下平残部叛军,必会一帆风顺!孤备好庆功宴席以待之!

  另则,孤记得安南以南之地,乃为林邑国……”

  杨素闻此,不知晋王为何突然说起林邑国这等小国,斟酌道:“殿下之意是……”

  但看杨广面色突然严肃起来,沉声道:“自我大隋立国以来,林邑国等西南小国,常迟于进贡,显然不尊大隋!这次叛军败退往南,必有逃逸而入者!

  以此间林邑国,劳越国公定之,以其国归我大隋!

  另则,孤尝闻林邑国之地,或以西之所,有高产耐旱之水稻,且劳越国公等,帮忙搜寻!”

  杨素算是听明白了,晋王的主要目的,怕是在林邑国寻一种水稻种子。

  而晋王动不动要灭国,这在杨素看来很合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往前数百前,林邑国这等西南小国,秦汉本属于中原,顺手若能灭国,重入大隋疆域,也算一件功劳。

  他随即应下。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