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 为工学正名!_大隋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昭今天运气不错,一直到皇庄,路上都没有堵车。

  等来到理工学院门口时,发现他小舅萧瑀动作挺快,已经综合比试面试成绩,进行了名单张榜。

  五百多个人,分各学科,密密麻麻的名字,写了一大长串。

  有人欢呼喜悦,自有人垂头沮丧。

  杨昭没有立刻往学院内而去,而是同很多人一样,来到了榜单下张望,张须陀等人,则非常警惕地分散于四周护卫。

  “儒学——第一名:房乔,第二名:张择机,第三名:王郄……”

  “算学——第一名:黄广虎,第二名:刘纪,第三名:常继承……”

  “工学——第一名:高阶,第二名:云伯治,第三名:胡铭……”

  “农学……”

  一眼望去,就算是最冷门的学科,最终也召了足足二十人。

  这于杨昭看来,还算不错!

  将来随着理工学院的名气打出来,有皇家和名士招牌,必将培养更多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并完善基础理论学科。

  特别是看到房乔这个名字,杨昭如释重负。

  两日后,被招录的士子们,终于顺利进入到学院,缴纳学费与杂费,按照学科分班级,进行授课。

  学院第一年,乃是基础理论课程,不单单是五经之类,还有算术,律法,医学、农事常识,体育等等,共计十二门课程。

  这种科目教授方式,直接把士人们给整懵了!

  分到住舍,拿到课表那一刻,莫不跑去问询讲师之属。

  王隆见状,当日将这五百名学子,全都集中起来,表明了事实的准确性。

  “此事不合理耳!我等儒生,何以去学法家、农家之事!”

  “是然,王公,还请再多考虑之,若是如此,可不乱了套了!”

  学院右侧,靠近农学试验田地的边缘处,也是巨大的操场所在,数百人交头接耳,望着高台上的祭酒、大儒王隆,不断有人高声起哄道。

  但王隆能被称为“铜川府君”,自非是一群年轻的士人所能打动。实际早在数月前,他对于皇孙提出的想法,即表达疑惑。但随后皇孙杨昭所言,渐渐说服了他。

  理工学院所召之士人,将来莫不要往天下各行各业,一些常识性问题,比如大隋律令,也当知晓一些,此非法学之深究,乃是为隋人当守之责。只是简单了解,王隆这位大儒,心胸本属开明之辈,随之应下,便是其他儒生亦然。

  而因学科综合,王孝通、巢元方等人,也没有反对。

  但以此间学问教授方式,确实是在大隋官学之外,首次尝试!

  眼看着士人吵闹声,越来越大,王隆使众人安静,接着将为首的士人,叫上高台,开始当面辩论。

  这群人,又哪里是王隆等人对手?

  三两下,就被辩的哑口无言,败下阵来。

  此中风波,也就暂时消散下来。

  同日,学子们按照讲师要求,成群结队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