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五章张俊平的底气_重生之大国工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俊平宽慰金永顺几句,才又接着问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来BJ?”

  “得,缓过年来了!毕竟离过年也没多长时间了。”

  听到金永顺提到快过年了,张俊平才恍然发现,已经进入腊月,离过年真的没多长时间了。

  老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

  时间过的是真快,不知不觉就要过年了,一时张俊平有些失神。

  “张爷,主要是我想着,就算年前过来,也没办法开工。

  咱没有生丝。”见张俊平没有开口说话,金永顺赶紧又解释了一句。

  “也是!那就过了年再说吧!

  我让人年前想想办法,趟趟路子,把生丝的采购渠道捋顺。”张俊平这才回过神来,笑着点点头。

  “张爷,我这次去苏州顺便摸了了一下生丝的采购渠道。”

  闻言张俊平看向金永顺,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不管结果如何,最起码态度很好。

  得到鼓励,金永顺继续讲述自己打听到的情况,“情况不太乐观,生丝的收购销售都被丝绸公司和供销社的收购站把持着,私人很难插进去。

  丝绸公司那边的生丝又不卖给私人。”

  张俊平默默的点了点头。

  八十年代初期做生意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尤其是制造业这一块,更难。

  因为很多原材料都被那些国营企业把持着,私人企业很难插进去。

  当初张俊平开家具厂的时候,如果不是提前想到这一点,拉着央美做大旗,也一样面临接了订单买不到木材的困境。

  所以,张俊平的师父牵头搞公私合营,合并几家国营家具厂并不是老糊涂。

  而是老谋深算。

  明面上的口号是整合资源,提高京作家具的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与苏做家具、广作家具一较长短。

  但是,里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原材料采购的问题。

  以前,张俊平打着央美的旗号还能买到木材,可是随着家具厂的发展,需要的木材会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原材料的供应就会变成制约工厂发展的瓶颈。

  一旦和几家国营家具厂合并之后,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

  合并之后的家具厂就有了直接到原产地采购的资格。

  就一个采购资格,一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让许多私营工厂老板蹲守垂足,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跑关系找门路。

  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初期,有一个很火的职业,叫做倒爷。

  倒爷就是倒腾各种物资商品的。

  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可能会误以为倒爷就是去东北边境倒腾物资的那批人的专用称呼。

  其实,倒爷的范围很广,在东北苏联边境倒腾物资的那是国际倒爷。

  还有一批人,大院里的二代,他们也是倒爷,不过这些倒爷倒腾的不是物资,而是各种物资采购的批条。

  这些二代就是帮那些私营工厂老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