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72 章 必须要卖普洱茶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逐渐都离我们心中的梦想越来越远。

  而眼见自己可以一用的人就是幼军这帮人,之后的幼军就已经变质了,不堪大用。杨云滇想起了后世的那些无良领导最常用的一招,给员工画大饼,激励他们为自己充当免费苦力卖命。

  在随后的日子里,杨云滇一刻不停地召见着幼军的人们,一个个的和他们谈心,问他们的家庭情况,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助解决的问题?

  同时叮嘱他们以后到了地方,要记得给自己写信,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遇到的困难等要及时给自己汇报,同时要团结更多的人,也要监督好身边的人,有什么风吹草动要尽快汇报上来。

  看到大家的欢呼,杨云滇心里也很高兴,目前暂时是用官职笼络了这批人,只要今后继续施恩于他们,这些人就会逐渐地归心。

  众人一听,立时明白过来,这是表忠心的时刻到了了。于是一个个都跪下说道,多谢太子殿下提携之恩,我等一定遵从太子殿下教诲,全心全意报效太子殿下大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杨云滇终于和幼军所有的人都谈过了话,也了解到第一手的资料,对幼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被分配到各地的锦衣卫千总们都要准备上人去了,杨云滇和看重云南的地方,想着派一些人跟随前往做生意,便将冯海林等人叫了过来,跟他讲解起一些需要在云南做的生意。

  冯管家,你安排一些人,到云南后赶快到各地收购秋茶去,可以大规模的收,不论茶叶的等级,好坏都收,收了以后就屯在各地的王庄里,再安排人运到来,过几天我教你们一种新式茶叶的做法,以后我们还要靠这个来发财。

  新式茶叶的做法?众人又是一惊,这世子到底是知道多少他们不知道的事啊?其实杨云滇是想将后世的普洱茶提前面世。

  现在的茶叶不易保存,而在吐蕃、青塘和北方游牧民族地区,茶叶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现在的茶叶送入那些地方,简直就是天价,而自己只要发明并大量售卖这普洱茶,必可一本万利。

  在历史上“普洱”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寓意着亲切家园的美好含义。

  普洱县城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历史上称为“普洱府”。普洱茶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在唐朝时期,普洱原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银生茶为普洱茶前身。

  普洱茶的极盛时期是在清朝,先有雍正皇帝的御用贡茶茶厂,后有乾隆皇帝御赐茶名。据传说,普洱茶得名源于乾隆皇帝,所以有“先有普洱府,后有普洱茶”这一说法。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普洱城内有一濮姓茶庄,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