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70章 必须要挖墙脚了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这个记得以后要积极争取。

  李自成,僻居山野的农民,是最为权力漩涡所遗弃的边民鄙客。可是一介草根阶级凭借热情、豪气、天纵的智慧和勇敢风一般火一般扫过了整个中国、点燃了天下亿兆燎原之火。

  可惜,这闯逆是自己现在这具身体代表的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可以说是现在的自己不共戴天的死敌,唉,这算了吧!貌似人家也不会投靠自己。

  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祖大寿、曹文诏这些现在可都是朝廷大员或者高级将领,也不会理会自己这个小屁孩,就是大皇子的身份也不够,招揽不到。

  吴三桂、史可法、张煌言、李定国,这些人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目前还没有什么名气,有招揽的可能,可惜李定国明年就要投奔张献忠了,看来自己暂时是没有招揽他的命了。

  “哎呀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输出等于零,仔细一看原地杵,最后像个二百五,功劳全归母老虎。”搞半天,自己还是什么都做不了,那么怎么办?还有什么人是自己目前可以试试招揽的人呢?杨云滇陷入了沉思。

  牛金星?宋献策?看来实在没人才,只有招纳这些闯逆狗头军师了,有总比没有好啊,额,说到闯逆,忘了一个人才了,那就是至将军李岩。

  李岩,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的重要将领。在明末的历史上,李岩是一个重要人物。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

  据说,李岩读书很用功,年纪轻轻就中了举,《明季北略》上说他“有文武才”,从他后来所从事的军事实践活动看,却非虚语,他的确是一名智将。

  这样一个文才武略的少年公子,大概在当时也是很罕见的。史载,李岩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

  他的性格倒像一个江湖侠士,很喜欢结交朋友,他在杞县名声很好,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他是一个被称为“有文武才”、“好施尚义”的知识分子。崇祯13年,李自成从巴西鱼腹山(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夔州古城)突围出来,轻骑由郧县、均县走河南,李岩参加农民起义军。

  《明季北略》卷二十三中惟妙惟肖地记述了李自成与李岩初见面时“相得甚欢”的情景:李岩对李自成说,“恨谒见之晚”,李自成对李岩说,“承不远千里而至,益增孤陋兢惕之衷”。

  李岩又说,“将军恩德在人,愿效前驱”,李自成说,“足下龙虎鸿韬,英雄伟略,必能与孤共图义举,创业开基者也”。由此清楚可见,两人谈得很投机,真是相见恨晚。

  李自成用李岩之策而收拾民心,得以建号大顺,挺进京师;李自成进京后,军纪大坏,不用李岩建言以安抚前明官绅,招致根基难固。

  一片石大战,大顺军闻得“辫子兵来了”竟然立时大溃。在清兵与吴三桂夹击下,李自成退出京师,途中李自成听信了牛金星之谗,杀害了李岩,部众离心,失去河南根据地,最后抢粮时竟被乡民程九伯所毙。

  李岩可是文治武功,智计百出,实在是明末一位杰出的军事和行政人才,对,要尽快找到这个李岩,趁其未发迹,迅速将其收入麾下。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