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曹溪往事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斋堂吃过饭,世事沧桑,竟然是相隔几百年的两个时空都来过这里。

  记得当年自己还是在一家日报社工作,来到了这曹溪寺写了一篇报道《千年曹溪寺,破败无钱修》。

  结果呢?稿件还被编辑排在了头版刊出,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报社的社长被叫去足足骂了一早上,还被罚写小楷。

  领导都如此待遇,作为始作俑者,王晨枫能有好果子吃?直接停职检查,回家待岗了。

  这个事情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这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王晨枫仍然是这样认为。

  “呵呵,施主,我们这曹溪寺的素斋怎么样?可还合胃口?”

  就在王晨枫沉思间,曹溪寺的知客僧走了过来,亲切地问道。

  “好,很好,清新可口,味道一绝。”王晨枫夸赞道。

  “那是,鄙寺这素斋可是大有来历,与众不同呢,这要说起来,还得从建寺的时候开始说起。”

  “‘衡六祖之云席,分一勺之法流,’六祖慧能生于唐代,他早年曾在家乡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大兴佛法。

  传播他‘顿悟成佛’的禅宗法门,使曹溪成为名噪一时的禅门圣地。

  之后,大唐天宝至建中年间,六祖慧能的再传弟子、神会的高徒惟忠曾到云南传播‘顿悟成佛’的教义。

  惟忠到达安宁温泉后,发现这里山水秀丽,地形也与韶关曹溪口很相似,就在这里建立禅宗寺院。”

  知客僧很耐心的和王晨枫讲解起了曹溪寺的来历和渊源,直听得王晨枫一愣一愣的。

  来自后世的王晨枫是知道的,根据后世的考证,安宁曹溪寺实际始建于南宋大理国时期。

  这与传说中的唐朝惟忠所处的年代在时间上有差异,不过曹溪寺是佛教禅宗寺院,它与韶关曹溪的同宗关系是肯定的。

  根据文献记载,“曹溪寺的早些情况,未有文献提及。至明嘉靖十二年,五叶禅师道成重修寺庙,请留居寺内的大才子杨慎写下了《重修曹溪寺记》。

  杨慎指出该寺是禅宗六祖慧能的道场,与慧能驻地的曹溪借喻‘法流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安宁佛寺崇信慧能、惟忠、仰慕曹溪,遂将寺名定为“曹溪”。

  只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自己在吃素斋,这知客僧为什么要来巴拉巴拉的和自己说曹溪寺的历史渊源和素斋。

  “哦,原来是这样啊。”听话听音,闻弦歌而知雅意。王晨枫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突然想起来原因了。

  想到这里,王晨枫急忙从怀里取出了一百两的银票,又取出了十两的一锭银子递给了知客僧。

  这才不好意思地说道:“大师,这是小生的一点点心意,还请大师帮我敬献给菩萨,感谢感谢。”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佛祖会保佑小施主的。”知客僧接过了王晨枫递过来的银票和银子,又宣了一声佛号。

  “有劳大师,多谢,多谢!”王晨枫又是作了一揖。

  “我们这曹溪寺还是有好多风景颇为值得一览的,‘天涵宝月’‘优昙盛会’‘曹溪宫粉’‘三潮圣水’等等奇景都是很有特色。

  昔日《萍踪识子》就有记载:‘金碧交辉之时,是正值月映佛像之日。又有诗云:‘八月曹溪寺,园光照佛陀,如遇风雨时,甲子等闲过。’

  尤其是这优昙花,是取其‘不是昙花,胜似昙花,优于昙花’之意。

  每逢夏季,大如莲,白似玉的优昙花怒放争艳的时候,周围百里的人们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

  收了银钱,知客僧很高兴,又开始滔滔不绝的和王晨枫说起了曹溪寺的种种盛景,只是绝口不提这素斋的来历了。

  这知客僧不愧是人精,也是非常厉害,不亚于后世的那些专业的讨账公司的极品人才,赞一个,大大的赞一个。王晨枫在心里想道。

  “呵呵,非常感谢大师,只是小生是个俗人,还有要事要处理,这吃完素斋就要返回昆明了,只有下次再来了。”

  王晨枫双手合十,向知客僧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那真是太遗憾了,非常欢迎小施主在方便的时候再来曹溪寺做客,您慢用。”

  知客僧用非常遗憾的语气和表情结束了和王晨枫谈话,施施然离开了,看也不看其他人一眼。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