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380 章 提前诞生的“过桥米线”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为了赶考,在此专心攻读。”

  “他妻子每天从家给他送米线来,但因他家离岛较远,而且必须走过一道长长的桥方能到达,所以每次送来的米线都凉了。”

  “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

  “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妻子看在眼里,很心疼,思进补之,可是一直没有好的办法。”

  杨云滇一开始就将这个后世过桥米线的故事抬了出来,讲述给这帮官僚听,这个故事不错,相信可以打动他们。

  “咦,这倒是个问题,杨贤侄,你不说,我都还没想到这个问题,那这个秀才的妻子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聪明人就是厉害,杨云滇一说,云南府知府王绍旦就明白他的意思了,马上知趣地附和道。

  “是,知府大人,您听我说,就在某天,妻子感念丈夫读书之苦,就炖了一只又肥又壮的母鸡给丈夫补身子。”

  “这鸡炖好后,一层厚厚的黄油覆盖在汤上,又鲜又香。她把鸡肉和鸡汤装入罐中,正准备给丈夫送去,突然晕倒在地。”

  “待到醒来,日已偏西,她唯恐饭菜已凉,结果用手摸汤罐还是热烘烘的。”

  “于是,她赶快拾起瓦罐,带上米线,穿小道,过长桥,来到丈夫身边,将米线往鸡汤里一烫,随即捞出放到碗中。”

  “终于吃到热乎的米线,而且味道鲜美,十分不错,因此秀才吃后十分满意,连连叫好。”

  “良久,书生说道,此膳可称为过桥米线。”

  “在这之后,尽管秀才的妻子天天还是要穿小路,过长桥,但因厚厚的油层将汤盖得严严实实,秀才便能顿顿吃上滚热鲜香的米线了。”

  “从此之后,这‘过桥米线’”也就因此得名。方法传开后,人们纷纷仿效。这也就是‘过桥米线’的来源和典故了。”

  杨云滇笑呵呵地说出了过桥米线的来历,这个故事在后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是首创,相信还没人听说过。

  “妙啊,真是妙,这办法着实不错,按照你这样说,我都有点想要尝尝这过桥米线了。”

  这次还是云南府知府王绍旦继续在夸赞着杨云滇的故事和这个所谓的“过桥米线”,来帮着他继续话题,免得杨云滇一个人尬聊。

  “是,知府大人说的是,小生也是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了启发,研制了全新的过桥米线,按照配料的不同,取了不同的名称。”

  “比如说,‘秀才过桥米线’、‘举人过桥米线’、‘状元过桥米线’,当然了,还有一种‘金牌过桥米线’。”

  杨云滇随即又笑呵呵地解说了集贤龙门客栈里的过桥米线的不同和分类,目的也就是吸引人而已。

  就在杨云滇叙述的过程中,早有侍女给大家端上了一大碗的鸡汤,还贴心地提醒各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