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54 章 “雅贿”经济学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些年,这些文玩的市场需求很大,主要也就是因为社会上的贿赂方式又产生了一个新变种———‘雅贿’。”

  “行贿人不再送官员真金白银、香车豪宅和有价证券,改而送名家字画、珍奇古玩等,由于‘雅贿’需求的不断膨胀,现在社会上已形成一个产业链。”

  “在这个链条里,送礼的、古玩店、收礼的,相互依存,各谋好处,大家互相依存,成为了共存共生的抱团取暖的产业链。”

  “至于这个‘雅贿’为什么吃香?很简单,定罪追责难。”

  “求人办事,送字画好处多:第一是没那么张扬,小小一轴,拿到哪里都不惹眼。”

  “第二是风险小,一幅同样尺寸的画,贵的上千万元,便宜的几百元,出事情的时候就可以比较好的推脱责任。”

  “而收礼的人则可以说:‘我不懂,不知道多少钱’,或者说‘人家送的时候,说是仿品,收着玩儿、当摆设而已’。”

  “不仅如此,送礼的人也可以找理由,‘我买的是赝品’,或者‘画家送给我的,不是花钱买的’,这样就会造成事实上的很难定罪。”

  “第三是变现快,现在市场火热,拍卖公司都在找关系求名家字画上拍,卖家很快就能拿到现钱。”、

  “第四是增值空间大,只要是名家字画,没有不涨价的。留着一张画,比定期存折的利率高多了。”

  说到了这里,范老还专门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字画,现在就是一张‘上了保险的无风险存款单’。给你一张存款单,你不敢要,但是给你一张字画,就敢要。”

  “还有啊,王先生,你可不要小看高仿字画,在“雅贿”经济中一样是‘香饽饽’。”

  “生意人买字画送礼渐成风气,这样跟你说吧,我有一个朋友,在帝都一个中等拍卖公司的画作拍场上,一口气就拍了300幅画,一幅画1000多元,全部是仿画,他无所谓,反正都是送人,都有拍卖证书,好用的很,随便送。”

  “你放心,王先生,可别看你我今天才认识,但是咱俩可是一见如故,我对你很有眼缘啊,也很欣赏您。”

  “别的不敢说,在这个圈子了,我老范还是有一点点的面子的,大家还是要给我个方便,你到了,只要是报上了我的名字,还是能有不少方便的。”

  就这样,两人又聊了小半天,尤其是得知杨云滇还要去买古董和玉器,范老有很开心的给他介绍了好几个朋友,让杨云滇到了打他们的电话。

  “好啊,好啊,实在是太感谢了,范老,太感谢您了,今天遇到您那可是我最大的幸运啊,以后可还要多多麻烦您呢。”

  杨云滇再次客气着说道,虽然这人赚了他不少的钱,但是客观上也全完是帮了他不少忙,让他省了不少时间。

  一直到傍晚,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告别,杨云滇也在闵晓燕的陪同下,坐车返回了宾馆,结果又是遇上了堵车,耽搁了好久才到了宾馆里面。

  “老王,你终于回来了,我可是等你好久了。”

  就在杨云滇正在拿饭卡开门之时,身后传了一个一个熟悉的声音,还好是熟悉的,并没有惊吓到他。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