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13 章 蒙混过关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一会儿就走到了杨云滇的面前,没办法,杨云滇只好停了下来,按动蓝牙耳机的按键,而是装模作样的在抄写题目。

  还好,赵撰可能也是怕自己在一旁,会影响到杨云滇写八股文,因此身边的看了一下,就离开了。

  “还好,还好,暂时躲过了,可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杨云滇再次松了一口气,勉强躲过了一劫,之后可怎么办。凉拌,还是红烧。

  杨云滇一边继续装模作样的在写东西,其实一个字都没写出来,另一只手继续在找寻着符合要求的八股文。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杨云滇终于还是找到了一篇相应的八股文,这也不奇怪,这毕竟是之后的会试题目。

  因此还是有一些八股文流传了出来,找到了就好了,杨云滇急忙按照平板电脑里读出来的字句一一誊写了下来。

  八股文其实是很考验人的,因为字数很少,有相对固定的格式,主要内容围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

  八股文从元朝开始出现到了明朝成化年间,才逐渐形成固定的格式,这个时候八股文正式形成。

  那么八股是哪八股?

  其实这八股中的“股”就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一共有八部分组成,分别是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为什么说八股文束缚人们的思想,那就是他有固定的格式,不允许随便自由发挥。

  八股文一开始就要告诉大家你这篇文章要写啥,八股文的中心思想都是固定的,不允许擅自发挥,如果开篇跑题直接就被考官淘汰了。

  接下来就是要做一个简单的过渡,过渡的内容一般都会引经据典,为下面的论述做铺垫。

  然后就是开始议论了,这一部分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用极其简单的对偶句讲明白,最好是一语道破,如果长篇大论也没讲明白,估计就被淘汰了!

  其实这样就后世的议论文一样,只是格式更固定,完全不允许自由发挥,不像后世的议论文那样还可以有一定的自由。

  八股文的本质就是在为帝王培养愚忠人才,这也是明清两代的帝王最看重的。

  明清时期是华夏封建社会的顶峰,这两个朝代皇帝的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朝廷和皇帝需要的是没有思想,只服从于自己的传话筒。

  到了清朝就更是达到了顶峰,所有的臣子和百姓,在皇帝眼里都是奴才,都是可以任意奴役的奴才。

  八股文把有才学之人的思想,控制得死死的,弊病十分明显。

  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和统治者需要的是寒窗苦读十年,只知道圣贤书,根本不了解民间的疾苦的奴才。

  等杨云滇将这篇文章都抄写下来之后,他稍微做了一点点的更改,润色之后,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唉,终于可以交差了,不容易啊,以后这样的事情可不能再干了。”

  杨云滇一边暗自感叹,一边也在擦冷汗,回去必须要努力了,不然今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幸运可以降临一次,两次,可是不能次次都有,还得有真本事才行。

  杨云滇又重新将改完以后的文章抄写了一遍,然后才将试卷交了上去。

  杨云滇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还誊写了一遍,可是他是抄的,没有动太多的大脑。

  因此他后发制人,还是比好多人提前交卷了。

  大家都是有些骇然的看着杨云滇,心里都是佩服不已,看来这个小孩不简单啊。

  等他交卷上去的时候,赵撰也还是有些奇怪,这是怎么回事,这杨云滇竟然这么快写完。

  出于好奇,赵撰认真的看起来杨云滇的八股文,这一看不要紧,也是把他吓了一跳。

  不为别的,那是真的写的好,比他写的都好,赵撰自问自己估计也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

  “好,真是好,如此文章中个举人绰绰有余。”

  看的兴起的赵撰不禁脱口而出。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