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章 三章合一_大国制造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取代,那不就是任人鱼肉了。

  他听了后就说:“我其实找你就是这个想法。不是这一两年内,而是已经开始了。你知道托卡集团和东北汽车厂合作,组成了东汽集团,已经在建设厂房,准备合资生产小轿车的事吧。”

  这是自然的。

  何熙点点头。

  付南河就说:“我刚接到老朋友的信,他在东北齿轮厂工作,本来部委引进整车生产线的时候,意思是将变速箱生产线放在东北齿轮厂,但是托卡集团并不认同,发动机和变速箱这种核心零部件他们要求独资,直接搬工厂来夏国,并不用我们的工厂。”

  何熙真是不意外,对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技术封锁,其实这些汽车公司一直在做。

  即便到了20世纪初,夏国的民企还是不能生产自己的变速箱,别说是变速箱技术了,就是他们去国外的变速箱生产商那里进口的时候,只要数量太大,对方也会直接告诉你:“我们这里产量有限,没有这么多变速箱卖给你。”

  真不愿意赚钱吗?不是的,就是他们在限制夏国汽车民企的发展。

  所以何熙才会对国外的这些汽车公司和零配件商很是厌恶。

  何熙说:“那齿轮厂现在怎么是什么想法?”

  付南河就说:“双方还在协调中,但显然并没有太大的希望。”

  这不是什么好法子,但却是没办法的办法。而且何熙还知道,人家不一定答应呢,毕竟有技术泄密的可能,据她的了解,外商们要不独资,即便控股也更愿意建立新厂,招募新工人,他们非常谨慎,完全不想跟夏国现有的工厂打交道。

  付南河也懂,“我也是这意思。”

  这事儿聊完了,何熙就又跟付南河交代了一下这几天的生产问题——她需要去一趟京城。

  倒不是工作,这会儿商州电机厂,象山机械厂,南山铸造厂三家的设备还在海上飘着呢,得要半个月后才能到达港口。

  何熙是去送李一民——他这次高考成绩很好,考上了京城的京城人民大学经济专业,上面写着今年是9月7号正式上课,何熙他们商量了一下,姥姥岁数大了,李大壮和李仲国走不开,由何熙和王淑梅提前去送。

  等着交代好了,回了家,家里正在收拾,这会儿上学可不像是何熙穿来之前,什么东西都有卖的。

  这会儿上大学就是连被褥卷、暖壶、茶缸、脸盆都要自己带。王淑梅和张贵芬整理了一大堆东西,如果不是家里有车,恐怕都装不下。

  伍永城腿已经好了,正帮着一起往车上塞。自从上次出事后,何熙正好跟香河厂合作,就自己花钱买了一辆香河厂积压的五星牌小汽车。

  这车子的确是有问题,性能差,还容易坏,不过何熙让人换上了自家的发动机,又让倪亚明帮忙调整了一下,现在用着也挺舒服的。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