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觉得确实有愧于牛金星,自然在这几件小事上,觉得遂了牛金星的愿望,毕竟也无碍大事。

  不过大顺朝的国号之事,倒并非牛金星的建议,而是宋献策规划出来的。

  李自成没有直接回答李来亨的问题,而是饶有兴趣地问道:“来亨,你不想知道你也被孤封侯的事情吗?”

  李自成虽然没有以“朕”自居,但他处处强调这个“孤”字,依旧还是让李来亨感觉到,李自成好像和从前的闯王、从前的大元帅,的确是发生了些微不可扭转的变化。

  李来亨看李过竖立一旁,李双喜也还骑在马上,知道闯军到底礼制还不严格,因此也就只是在李自成面前拱手笑道:

  “其实父子封侯什么的不过小事,倒是我父子皆封侯的话,殿……陛下考虑过爵禄降袭之事吗?启翁是否提过此事?大明的宗藩之制,一子承袭,余子降等,代代世袭下去,也无怪乎宗室膨胀,养出那种像福王一样的怪物来。若我朝开国以后,有降袭考封之制,自当可以避免宗室膨胀、挤压国用之祸。”

  李来亨这番话刚刚说完,李自成便转过头去看了牛金星一眼,如此看来牛金星大约是没有像李自成提过这方面事情的。

  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毕竟李自成现在只有一个岁数极小的女儿,连一个儿子都没有,一个李双喜还不过是义子,李过虽然有血缘关系,但也只是侄子。

  这新朝的宗室,总共就没有那么几个人,比之当年朱元璋称帝时已经生下好些个儿子的情况,截然不同。牛金星一时没有顾及考虑到将来新朝的宗室制度要如何设计,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至于李来亨所言,无非是吸取明朝的教训,毕竟明朝这种长子承袭而不降等,其余诸子又全部只降一等袭爵的制度,那真的是用不了几代人,就会凭空多出无数王爷来了。

  按照李来亨的想法,亲王去世后,只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亲王的爵位,但是这个继承,是降一等继承。也就是说,亲王去世后,只有一个儿子可以继承他,降袭为郡王。

  这就是“世袭递降”和明朝宗藩制度中“世袭罔替”的区别。

  除了直接继承爵位的那一个儿子以外,剩下的人也就不必限制科考经商甚至从军,大可以自己解决生活问题。

  明朝的宗室制度问题就在于一面维持了朱元璋制订的“世袭罔替”体制,造成了宗室人数的急剧膨胀,另一方面又因为燕王靖难的成功,造成了明朝对于宗室人员的过度敏感,不得不额外付出大量财政支出对宗藩进行“权力赎买”。

  但这种“权力赎买”真的起到了作用吗?朱棣前脚才去世,后脚汉王可就举兵造反了。

  朱棣以后两百年间,明朝再无藩王造反成功,难道真的是因为花大钱赎买政治权力的缘故吗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