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书人,在扬州、杭州一带说书,此前我在金陵求学结社时,也听说过他的大名。当时柳敬亭说书,一日一回、定价一两,常不得空,连侨居在南京的吴桥范司马、桐城何相国,也引他为上客。”

  “正月前,福王府特地邀请这位在江南名声极大的说书艺人到洛阳庆贺。元帅攻破福王王宫以后,因为柳敬亭并非王府承奉或官员,因此便将他释放。”

  方以仁又奉承李来亨道:“好在掌哨使人大搜江湖艺人,才找到了这个柳敬亭。他对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本来就极感兴趣。柳敬亭到河南以后,对人们风传的李公子传说故事极感兴趣,我以掌哨事迹饵之,他便答应为我们做事了。”

  李来亨听到“以掌哨事迹饵之”这句话时,颇为不悦地盯了方以仁一眼。不过他对柳敬亭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印象中似乎是中国评书说书界的一位祖师人物,若能得他之助,或许事情就真的好办许多了。

  李来亨搜集洛阳的行商、账房、说书艺人,不仅是要为他“策反”河南巡抚李仙风的计划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为将来“据三楚”的大计,做“基层干部”的储备。

  像诸生秀才、举人进士这等人物,在明末都算统治阶级,李来亨几乎没有多少可能,能够收服秀才以上的人物为自己所用,更何况是需要大量人力的“基层干部”?

  但行商、账房和不少江湖艺人,都认识文字,或者懂得一定数学知识。这些人物,完全可以充任“基层干部”的任务。

  这里面江湖人士,自然是差点了。毕竟走江湖的人,一般各种习气毛病,都很严重。但是如账房行商就好一些,另外还有像车船店脚牙之类总被忽视的小人物,其实也都可以充分吸收起来,做“基层干部”储备之用。

  光用暴力,是无法支配地方,从地方上获取稳定的人力和税收的。但是如果暴力和庞大的“基层干部”储备队伍相结合,那么李来亨有信心使得三楚之地成为他的大兵营,为未来的大策打好基础。

  “如果这个柳敬亭,能够帮咱们和李仙风搭上线,打通这条河南官场的渠道,用处绝对极大。这样吧,乐山,你同柳敬亭讲一讲,我们不需要他参与造反的买卖,只要让他给李仙风传信即可——你也不要将事情抖出去,就说是我们有意接受招抚好了。”

  方以仁思虑一会儿后,觉得这样安排比较周到,便点了点头。接着李来亨又问到关于杨嗣昌的事情,说:“据说杨嗣昌在洛阳、襄阳接连失守后,已经是重病在身、药石无医了,不知道他现在到底怎么样?是死是活?”

  方以仁笑道:“掌哨,今天有一批从武昌和襄阳一带过来的江右商帮将新的消息带到了。”

  “是吗?杨嗣昌究竟如何?”

  李来亨的好奇心不禁被勾起了一点。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