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河南四害_抗战之军工元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时禁止捕杀各种鸟类、蛙类等有益生物,以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这些后来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李卫华还组卝织让浙大生物系的老师与学生定期不定期地下乡给农卝民们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再加上苏区磷肥厂与钾肥厂的陆续投产,令36年的豫西苏区迎来了几十年未遇的大丰收。但考虑到抗战在即,以及历卝史上1942年那次可怕的中原大饥卝荒(仅河南就至少饿死300万人),李卫华一直都没停止外购粮食。

  虽然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河南人口实在太过稠密,35年时人均耕地不过2亩出头,即使为了追求总产量而精耕细作,农业劳动力也严重过剩了,毕竟即使用牛耕,在不影响单产的前提下,一个熟练的壮劳力也足以耕种30亩的单作物田地或是15亩的多作物田地。为了利卝用这些闲置下来的劳动力,李卫华在大搞农村合作化(注1)与民兵建设的同时,大量招雇青壮年农卝民进入工矿企业工作或是兴建公共工程,另外那些保密级数不高的军事建筑也都由这些“农卝民卝工”来完成,在充分利卝用农村闲置劳动力、加速各项建设的同时,无形中壮卝大了产业工卝人的队伍,影响相当深远......

  要做好这些工作,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相对安定的环境,二是较为充裕的资金。前者由于卝红十五军实力强大,河南的**根本就不敢过来找死,而其他地方的**又都过不来或者没那个心思,加上匪患也渐渐被平定下来,豫西总算是迎来了难得的一段和平发展时期;至于后者,红八军团现在也同样不缺,除了之前战斗中收缴来的钱财和物资,李卫华还充分发挥其穿越者的先天优势,提前“发明”了一些有着巨大潜在市场价值、苏区现在又有条件研发和生产的新商品,其中最受李卫华重视的项目莫过于几乎每部近现代穿越小说里都不会漏掉的青霉素了......

  由于李卫华定准了研究方向,纵然苏区并没有专卝业的药物化学家,李寿恒等客串的化工专卝家还是很快就试验摸索出了青霉素分离提纯和盐化干燥(即现在常用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粉针剂,天然状态的青霉素极易分解失效,而其钠盐与钾盐只要保持干燥,化学xing质要稳定得多。)的方法,而此时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仍对如何分离提纯一筹莫展,而与弗莱明落后的菌株自然选择法相比,李卫华让生物学家贝时璋采用的紫外线诱变选育法其效率无疑要高了千百倍,而且原初菌种的选择也是直接从瓜类表皮上的点青霉菌株开始筛选,少走了很多弯路,研究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由于李卫华对青霉素的药理学特征十分熟悉,动物实验等一系列的测试全都跳过不做,直接就用于临床,这无疑又节约了大把时间,反正那些数据弗莱明都在做,有机会将其买来就行了,而在国内频繁使用、获得了大量的临床数据之后,即便少了动物实验这一环节,青霉素进入国际市场也不会有什么阻力。

  注1:要让农卝民摆脱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者思想,这一步是必须走的,而且在水利设施严重匮乏、战祸连年导致人口年龄与xing别结构失衡的民国时期,合作社对于防灾减灾与救助老弱妇孺大有裨益,只要不搞过头就好。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