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章 晋江正版(捉虫)_重生为古玩界大佬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瓷器有一定了解之后,云舟再次来到了古玩市场。

  一段时间没来,古玩市场上又多了不少生面孔。

  他扫了一眼之前卖青花盖罐的摊位,那个一脸忠厚的中年人还在。

  古玩界就是这样,买定离手,对方也不怕有人找麻烦,毕竟摊主也没保证东西一定是真品。

  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云舟不得不承认是自己眼力不够,如果像杜老爷子那样的人物,再精明的套路也骗不到他。

  少年缓缓收回目光,开始寻找摆着碎瓷片的摊位。

  s市并不是名窑所在地,不像瓷都景德镇那样从明代开始就独占鳌头,到了清朝更是成为了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以古玩市场上卖碎瓷片的摊位没有几个。

  与遍地都是仿制品的瓷器不同,大多数瓷器碎片反而是真的。

  很简单的道理,在当今市场上,完整的瓷器价格远远大于碎瓷片的价格,既然已经仿造出了完整的瓷器,那直接卖掉即可,没必要将它打碎再卖掉,得不偿失。

  收藏界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瓷器有毛,不值分毫,说的是瓷器上的瑕疵对其价值的影响。

  华国传统收藏观念里非常注重器物的完整美,如有破损,会使观赏价值和交易价格大打折扣。

  当然,如果是名窑的绝品、孤品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云舟来到一个卖碎瓷片的摊位前。

  这些瓷片大多是从外地的建筑工地或者拆迁的院落里翻出来的,上面还带着土,分散着摆成了两堆。

  在古代,瓷器的成品率很低,尤其是官窑。

  明代的成品率只有10-20,清代的成品率要高一些,清乾隆时期的成品率在30左右。

  至于没有被选中的瓷器则全部打碎、就地掩埋,也就是说有70以上的瓷器都在碎瓷片中。

  比如在紫禁城西南角,考古工作者便发掘了一处碎瓷埋藏坑,足有2万多片碎瓷片,是宫内瓷器集中掩埋地点。因为宫里的瓷器不能有瑕疵,一旦发生磕损需要集中掩埋,绝不能流散宫外。

  据说在景德镇御窑遗址,同样发现了数量较为庞大的碎瓷片,还有不少釉上彩半成品,并发掘出土了部分釉上彩颜料、配制釉上彩的原料等等,而其他名窑必然也是一样。

  云舟简单看了一下,两堆碎瓷片中一边比较零散,基本都是小块的且属于瓶身,而另一边能明显看到几个带‘底款’的,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雍正年制’这种,但都是不完整的。

  摊贩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没等他询问就指着两堆碎瓷片说道:“这堆碎瓷片二十一片,这堆三十一片。嘿嘿,您多挑一挑,没准儿能凑出一件完整的瓷器呢。”

  虽然这样说,可谁都知道这种可能性极小。

  这些瓷片都是混在一起的,只是按照颜色简单进行了分类,里面包含着不同器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