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动正德气晕_山沟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很多都是常识性的问题,但是偏偏就是这些常识性的问题就是难道了一大片好几百个学子。

  能够回答出来其中过半以上的人只有区区十几个而已,而这些人都是被李轩挑选出来为博学科进士了。

  第二天的殿试,进士科的殿试规模宏大,一百多号人在大殿前的空地上的小桌子挥洒笔墨,他们殿试的题目也是策论。

  而博学科的殿试因为人数少,所以是直接在殿内举行,而且是李轩亲自出题,他出的题目除了算学外,还有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题目,题目并不高深,大体上相当于幼军营里的五年级水平。

  换句话来说就是,这些题目然后放在幼军营,至少有超过三十人能够做出来,而且他们的平均年龄不会超过十二岁。

  但是即便是这样,还是让许寒石等十五名新科博士搅尽了脑汁。

  没办法,这些科学知识李轩也就是在幼军营和国子监里教授而已,而国子监那边的水平还不如幼军营呢。

  所以哪怕是这十五人里头,有七八个本来就是国子监的学生,但是这回答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一场考试的时间足足有一个时辰,李轩从头到尾全程监考,然后亲自阅卷。

  这种阅卷很简单,这些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答案对错与否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不像进士科的策论一样,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能不能获得高分就要看考生具体写了什么。

  所以这边的阅卷十几分钟就结束了,而且还是李轩一个人自己阅卷,然后简单的按照分数高低排名,统一授予‘博士出身’。

  博学科这边都考完了,而进士科那边的几十个阅卷官都还在阅卷呢,进士科的殿试原则上是人人都能通过,不外乎就是名次而已。

  对于这些人的名次安排,李轩也是不怎么关心,下头的大臣们阅卷之后,又是争论了一番,最后是定下了前十名。

  然后让李轩亲自看,李轩随便看了眼,发现这文章写的基本都差不多,就叫那前十名的考生上前来,然后让他们简单的来了一个御前自我介绍。

  这其实已经是属于面试的阶段了,最后李轩完全没有根据文章水平,而是根据他们的临阵表现定下了排名:

  一脸恭顺,言必称陛下,三言两句就说圣上英明的,口才还不错的一个年轻人获得状元。

  而这前十名里头,就有黄志远,只不过他是前十名的最后一名,也就是二甲第十名。

  李轩之所以把他排在最后头,是因为这个人说话都结结巴巴的,让李轩对他的影响分大减。

  天地良心,这半个月前黄志远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