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九章宫中变动_穿越明朝成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不远了。”

  “还有司礼监掌印这个位置,现今陛下勤政,事无巨细皆由自己盖章才能通过,掌印的权利早已被陛下收回手中,我若真的敢去坐上那个位置,明天就可能暴死街头。”

  这些道理或许一时间曹化淳王承恩两人想不明白,可是经过这么一会功夫他们也早已回过味来。

  但他们还是不甘心地说道。

  “那您也不至于将自己流放去南京守皇陵啊,哪怕只是在宫中担个不重要的职务,我们这帮徒子徒孙也好有个照应,也好在您膝下尽尽孝,报答于您。”

  王安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陛下不喜东林等文士,而我却早已和他们纠缠不清,这是斩不断的。我若执意留在京城,不仅自己会有杀身之祸,也将连累你们。更重要的是,也会阻碍陛下对于朝堂的掌控。”

  “若如此,我心何安,到了地下,又何以面见先帝啊。”

  这时,曹化淳和王承恩为王安抱打不平,说道。

  “可是您是为了先帝才和朝臣有来往的,现今如此对您,实属不公。”

  当年发生的事情,曹化淳和王安也是亲身经历者,虽然因为职位低微,不了解具体详情,但是大体事情发展还是知道的。

  当年先帝还是皇长子的时候,并不得神宗喜爱,宫中又有郑贵妃等一干人虎视眈眈。全凭朝中文臣和神宗据理力争,最终才被确立为太子,并最终保住太子之位,一直到顺利登基。

  世人只知道朝中文臣是其中最大的功臣,却不知道当时先帝身边伴读的太监王安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

  一方面要面对宫中郑贵妃等人的欺压和迫害,一方面又要联络朝中文臣继续支持先帝。

  为了更好地充当这个角色,王安只好将自己也伪装的像个读书人一般,混迹于文臣之中。

  其实很多人都看得出来,尤其是同样身为太监的曹化淳和王承恩,文臣其实打心底里是看不起王安这个身体残缺之人的。

  就连曹化淳等人都看得出来,精明如王安又如何不知道呢。

  但是迫于形势所逼,他不得不继续下去。

  只是现在形势变了,当今陛下相较于先帝,性格强势,对于朝中文臣能打压则打压,毫不手软。所以王安的这一套已经不需要了,这也是他必须离开的主要原因。

  虽然明白这一点,但是曹化淳和王承恩还是替王安觉得心里委屈,同时也为他们自身今后的处境感到担忧。

  “先帝虽对我不薄,但是我却更加欣赏当今陛下。当年陛下年幼之时,性格沉闷,不善言辞。先帝驾崩之后,我也曾担忧陛下会如先帝那般只能依仗于文臣。”

  相较于曹王二人的不满,王安却对自己将来要面对的处境看得很淡,不仅如此,谈及起朱由校的时候,反而更多的是欣赏和安心。

  “陛下登基后的一系列表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