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6章 打造一天经济圈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6章打造一天经济圈

  (o826)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

  “大家都知道,我们平常的老百姓出行,是非常艰难的。他们的主要出行方式,就是步行。正常人每天步行的距离,大概是五十里左右。要是过五十里,就会觉得很累。按照这样的,不要说这这个府到那个府,就是从这个县到那个县,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云南每年上京参加科举的学子,要提前半年的时间就从家乡出,否则,就有可能错过考试的时间。大家想,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在单纯的依靠步行的年代,人们会舍得出行吗?会愿意出行吗?他们最远的出行活动,也就是到镇子上去逛一逛”

  “大家再看看各地的婚姻嫁娶情况,基本上都是同一个镇子的人互相联姻,因为这样方便会娘家,不用走得太远。要是从旁边的镇子嫁过来,回娘家的次数就要大大的减少,因为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太多,危险也会大大的增”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出行的时候,都不会愿意在半路上过夜。半路过夜,需要耗费银子不说,安全性还没有保证。这年头,出门在外,谁能说绝对保证自己的安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只有在政治最清明的时候才会出现。”

  “高公路的出现,将会大大的改善上述的各种情况。高公路的出现,可以大大的帮助民众减少出行的时间和费用,增加他们的出行次数,加强不同地区民众的交流,从而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改变很多人的思想观念。”

  “我还是以临清和济南之间的高公路举例。要是在平时,坐马车的话,要从临清到济南,起码要走三天,中间还要食宿。要是步行的话,可能要走五天,甚至是六天。”

  “在夜晚,你必须付出一定的费用,才能在半路找地方过夜。要是想节省费用的话,就要风餐露宿,安全性没有任何的保证。说不定一不心,就被人暗害了。这样的例子,相信大家都见得多了。”

  “因为临清到济南的交通不方便,两地民众的交流,自然不多。平时来往的,估计也就是临清的商人和济南城的商人,两地一般的百姓,相信根本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我相信要是没有什么事,两地的百姓,不会轻易来往的。”

  “既然没有见面的机会,相信两地的百姓,也不会轻易的通婚。嗯,大户人家除外。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的确是太不容易了。想要回一趟娘家,在路上至少要走好多天,路上还不安全,耗费的银子也很多。”

  “如果从临清出,在一天的时间内,就可以到达济南。又或者是,从济南出,一天就可以到达临清。那么,这一切就都改变了,两地的百姓来往,必然会频繁起来。”

  “只要高公路修好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