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6章 朕是皇帝,没有人比朕更强! 【求月票!】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什么战果,还说有鞑子的首级,简直是荒谬。东厂和锦衣卫暗中报告,说是有人从虎贲军那里购买鞑子的首级,用来冒充战功。其中,就有他高起潜的名字。

  东厂提督太监张彝宪,和高起潜的关系,一向都不怎么样,既然抓到了高起潜的痛脚,当然是要大做特做文章了。这让崇祯对高起潜越发的不满。他一要裁撤了高起潜,可是最后还是忍住了。

  撤掉一个太监,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的简单。问题是,裁撤了高起潜以后,谁能接替高起潜呢?遍观朝中的大臣,崇祯还真是想不出一个人来。对吴阿衡,崇祯觉得他的能力,还算可以。但是,出于对文官的不信任,崇祯始终觉得,还是要放一个监军比较安全。哪怕这个监军的能力,不如吴阿衡,也要比吴阿衡值得信任。

  如果撤掉了高起潜?派谁监军?王承恩?不行,这个大伴,一定要留在自己的身边。王德化?还不如高起潜呢曹化淳,他目前提督京师三大营。张彝宪?他目前掌管东厂。王坤?提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好像,他身边的太监里面,没有一个人腾得出手来。

  要是早知道这样,就早点放杨嗣昌出去好了。或许,让杨嗣昌早点督师,也不会酿造这样的惨败。对于杨嗣昌的能力,崇祯是深信不疑的。他已经耳提面命的叮嘱高起潜,一定要听杨嗣昌的话,否则,就会找他的麻烦。崇祯一直坚持,杨嗣昌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令人遗憾的是,杨嗣昌出现得太晚了,导致了再一次的惨败。

  本来鞑子已经被虎贲军打伤了,实力受到了较大的削弱,正是创造战功的好时机。要是在这个时候,各路明军主动出击的话,未必就不能杀死一个鞑子。偏偏高起潜没有抓住,王坤没有抓住,洪承畴也没有抓到,愣是让皇太极重组了军队,好像又恢复了原来咄咄逼人的态势。相对于虎贲军的战斗力而言,朝廷官军的确是太难看了。

  然而,崇祯必须掩盖战败的消息。这也是他为什么不能立刻撤掉高起潜的主要原因。他甚至要隐晦的表示,要等到高起潜那里,将鞑子的人头交上来,才能评定功过。因为,民众一旦得知,虎贲军战胜了鞑子,而鞑子又战胜了朝廷官军,两相比对,百姓们对朝廷的信心,只怕会更加的衰弱。

  现在的京城,早就满城风雨了,大家一致看好的,不是朝廷,而是虎贲军。甚至,连一些士绅阶层,都在悄悄的议论,虎贲军的《均田令》,到底有没有转圜的余地,有没有可以钻空子的地方。这里面的含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这让崇祯非常的憋屈。他崇祯,乃是堂堂的大明国皇帝,怎么能不如张准一个反贼?不行,绝对不行

  “着令自省,不负皇恩。”

  崇祯在高起潜的奏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