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6章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鄙,这才是崇祯发怒的主要原因。

  如果崇祯真的关心孙承宗的死活,就应该命令京营迅速出兵,派骑兵到达高阳城,强行将孙承宗撤出来。有皇帝的诏令,孙承宗无论如何的顽固,都必须遵守。换言之,只要崇祯出手,孙承宗就保住了。但是,崇祯并没有出手,而是坐看孙承宗被鞑子杀死。

  结果,噩耗传来,他又哭得跟死了爹娘一样,装出一副至纯至孝的样子来,不得不令人从内心里产生反感。套用一句古话,便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生前不关心别人,死后才放声大哭,虚伪至极。内阁的温体仁、范复粹、陈寅等人,一个个都是老奸巨猾的人物,哪里会不知道这一点?

  正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冷漠刻薄被臣下看穿,崇祯才要拼命的哭泣,拼命的表示自己对孙承宗的伤心。在这个时候,别人是万万不能参与此事的,否则,恼羞成怒的崇祯,肯定会连自己都一竿子撸下来。明明是自己做得不对,却总是找臣子来顶罪,这已经是崇祯的习惯性动作了。

  崇祯哭了一阵,慢慢的停止了。一则是由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也闻信跑来,跪在他的面前劝解。二则是想着必须将高阳城事禀告祖宗神灵,还要处理高阳城的善后事儿。崇祯止了哭,挥退众人,孤独地坐在乾清宫西暖阁的御榻上沉思。

  午膳时候,撤去了照例的奏乐,将几十样菜减到十几样,叫做“撤乐减膳”,表示国有不幸,皇帝悲痛省愆。崇祯正在用膳,忽然又想起高阳城的事,悲从中来,簌簌泪下,投著而起。原想午膳后休息一阵,方去禀告祖宗神灵,现在实在难以等待,他也不乘辇,步行去奉先殿,跪在万历的神主前嚎啕大哭。

  被杀死的乃是孙承宗,并不是皇室的成员,崇祯为什么要去万历皇帝哪里哭?原因很简单,孙承宗是万历皇帝引导进来的,最先是在詹事府做事,随后被万历指定为朱常洛的老师。朱常洛就是短命的泰昌皇帝,崇祯的老子,登基个把月就一命呜呼了。结果,孙承宗就做了天启帝朱由校的老师。朱由校驾崩以后,孙承宗又做了崇祯的老师。

  因此,可以这么说,孙承宗曾经是三个皇帝的老师。这也是崇祯如此伤心的原因。三任帝师,最后竟然不得善终,这对于他的名声,实在是太大的打击了。要说这个时候,崇祯的内心里,没有一点后悔,那也是不对的。要是知道孙承宗会真的被杀,他是会考虑派遣京师出动的。只可惜,他当时还有幻想,觉得高阳城能够支撑到卢象升的到来。

  “都是卢象升的错!”

  崇祯想到卢象升的名字,立刻将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了他的身上。皇帝是永远不会出错的,有错的永远都是臣子。要不是卢象升行动迟缓,不及时的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