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9章 一个人头赎罪,两个人头立功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的说法,就更加的尘嚣直上了。

  “海龙王?”

  张准忍不住有些好笑。

  鞑子的想象力还真是丰富啊,居然想到了海龙王。

  这时候的张准,当然不会想到,海龙王的说法,和猫眼司的孙歆是有密切关系的。

  “鞑子的增援又是怎么一回事?”

  微微顿了顿,张准继续问道。

  “正白旗和镶白旗的部分人,担心皇太极借机除掉这两个旗。要是他们的旗主真的死在了登州城,他们以后的日子就惨了。他们极有可能被调整到其他的旗下,成为别人的附庸。因此,他们私底下商量着,要将多尔衮和多铎两个奴酋救出来。”

  罗凯委婉的说道。

  原来,当初多尔衮和多铎南下的时候,皇太极出于某些不能公开说明的原因,通过自己的权力,扣留了部分正白旗和镶白旗的主力。作为大金国的大汗,皇太极有这样的权力,多尔衮和多铎也无法公然拒绝。因此,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全部牛录,并没有全部南下,至少还有二十个左右的牛录,留在了辽东。

  多尔衮是很精明的。他知道皇太极为什么要扣留这些牛录。因此,他在留下的牛录当中,安插了大量自己的心腹。要说到收买人心,多尔衮的能力,并不在皇太极之下。因此,正白旗和镶白旗大部分的牛录章京,对多尔衮和多铎,都是忠心耿耿的。

  换言之,对于剩下的这些牛录,多尔衮也是比较有话语权的。即使和皇太极直接争斗,也不会太逊色。毕竟,正白旗和镶白旗都是努尔哈赤留给多尔衮和多铎兄弟的护身符,即使是皇太极,也不好做的太过分。否则,有可能引起其他旗主的不安。

  刚开始的时候,多尔衮南下,可谓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南下的二十多个牛录,兵力已经足够。因此,皇太极和多尔衮对于这些牛录的争夺,暂时也就没有这么激烈。但是,现在,多尔衮和多铎,都被困在了登州城。这些牛录的去向,就成了焦点了。

  毫无疑问,在皇太极的内心深处,绝对是希望多尔衮和多铎都不要回来了,最好是战死在登州城。然后,他给正白旗和镶白旗任命新的旗主。这样一来,正白旗和镶白旗,也就掌握在他的手中了。有这两旗的助力,在他百年之后,长子豪格继承汗位,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但是,大金国作为一个整体,皇太极的内心,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他的确是想要借机除掉多尔衮和多铎,去掉豪格继位的障碍。但是,多尔衮和多铎,毕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地位尊贵。要是坐视两人在登州城战死,整个大金国的士气,都要受到极大的影响。其他的旗主,担心重蹈覆辙,以后和皇太极打交道,肯定会非常的小心谨慎,这是皇太极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再说,对于明国来说,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