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2章 鞑子排兵布阵,卷土重来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保存了正白旗和镶白旗的大部分牛录,依然拥有比较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也是他们能够活到现在的最基本原因。如果没有这些牛录,他们三个,早就不知道死在哪个角落里面了。

  相对于有勇无谋的阿济格,年少轻狂的多铎,多尔衮最大的特点,就是沉稳,能忍。他非常聪明,也非常能忍。他懂得应该在什么时候发力,应该在什么时候忍耐。没有必要的事情,多尔衮从来不会去做。但是一旦出手,就要做到底。因此,皇太极最忌惮的也是多尔衮,对多铎和阿济格反而不怎么在意。

  皇太极逼死了三人的母亲阿巴亥,阿济格和多铎一度都非常激愤。只有多尔衮显得很沉静。对于母亲阿巴亥的死,多尔衮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他知道,现在还不到报仇的时候。现在的他,是要保存自己,壮大自己。他默默的利用一切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

  对于鞑子来说,壮大自己力量的最好机会,当然是四处征战了。满人最看重战功。只要你有出色的战功,能够为族人谋取利益,哪怕是皇太极想对你不利,也要衡量再三,以免引起众怒。同时,在不断的对外征战,对外掠夺中,自己的财产,自己的牛录,也可以不断的增加。

  因此,多尔衮从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就征战沙场了。相对于阿济格和多铎的一味只知道杀戮而言,多尔衮更加看重政治手腕,更加注重计谋的运用。筹划东江镇的投降,就是多尔衮的杰作。事实上,这的确花费了多尔衮不少的心血。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他的双脚,已经牢牢的踏上山东的土地。

  山东,是明军力量相对薄弱的区域,又是明国重要的战略要点。鞑子只要在山东站稳脚跟,就可以北上京畿地区,西进明国的核心腹地,切断大运河,南下富饶的江南。只要想到富饶的江南,多尔衮就精神大振。

  去年,皇太极率军从长城入寇,抢到了几百万两的白银,就高兴得不得了。北方的苦寒之地,尚且能够有如此的收获,要是到江南去抢掠一番,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只要想一想,都令人热血沸腾。

  在控制了登州城以后,多尔衮的下一个目标,当然是控制山东。多尔衮对于这个目标,是充满信心的。唯一遗憾的是,因为海路阻隔的关系,大金军无法大量的进入登州城。到目前为止,大金军在登州城的兵力,还没有超过一万。登州水师还没有被鞑子完全消化,无法发挥最大的运输能力。鞑子数量众多的战马,也还没有运输过来。

  希望那个王庭瑞,能够迅速的拿下黄县,先打通通向山洞内地的道路再说。登州城的一切后勤运输都要依靠辽东,连战马的草料都是,这是个非常致命的地方。幸好,登州水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