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0章 水稻丰收在即,冬小麦开始播种!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速度也很慢,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现在的猪肉,每斤还要五十文钱,实在是太贵了。

  当然,浮山所的赋税收入,不是大头。每亩四十斤的赋税,只能是勉强维持温饱。灵山卫的农庄收入,才是真正的大头。惦记着灵山卫的农庄,张准在视察过浮山城周围的田地以后,马上来到了灵山卫。

  说起来,灵山卫还真是一个比较怪胎的存在。灵山卫和鳌山卫,其实就相隔了一个麻湾,民众的心理,却是完全不同。这里的军户,不敢分田分地到自己的手上,生怕遭受到朝廷的报复。但是,在张准名下的农庄干活,却是非常的积极。张准的大农庄计划,在灵山卫的推行,非常的顺利。当地的大部分民众,都顺利的转化成了屯丁。

  根据方宇、窦山白的报告,二十个大农庄,每个农庄的发展势头,都相当的强劲。想到年终的奖励,屯丁的干劲,都是前所未有。要说每个农庄的管理人员中,最轻松的人是谁,自然是那些监工了。基本上没有他们需要驱赶才去干活的屯丁。

  灵山卫的军户,对于种植水稻,兴趣不大,他们种的还是传统的冬小麦。九月份正是冬小麦的播种时段。冬小麦播种下去以后,要到明年的夏天,才有收获。因此,在九月份的灵山卫,是没有粮食可以丰收的。至于之前收获的冬小麦,都让王健给处理了。张准拿下灵山卫,缴获到的粮食,其实不多。

  事实上,整个灵山卫,眼下都是非常缺粮的。农庄的屯丁,每天发放的粮食,完全是提前支付的。难怪他们会选择作为屯丁。成为屯丁以后,粮食的压力,都在张准的身上。屯丁只要干活,就有粮食收入,不需要等到粮食丰收的时节。要是分田分地到个人的手上,粮食压力就转嫁给他们自己了。他们想要获得粮食,就要等到冬小麦丰收的明年六月。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想要获得充足的粮食,难度还是很大的。

  换言之,在明年的六月份之前,张准肩头上的粮食压力将非常的沉重。灵山城极其周围,差不多有三万人。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农庄的屯丁。屯丁的数量,大约是两万人。按照每人每天消耗两斤粮食计算,光是屯丁每天需要发放的粮食,就要四万斤左右。

  幸好,浮山城周围的粮食产量,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张准也时不时的可以缴获到部分的粮食,填补巨大的亏空。同时,还可以从江南源源不断的运来粮食,不断的投放到灵山城周围。基本上,每隔三天的时间,就有粮食商人,用大船将粮食一船一船的运过来。

  尽管沈凌菲的生意受到了阻拦,她本人也到了崂山水月庵去给娘亲做法事,暂时放下了手头的生意。不过,黄四郎和郭明泰,主动的将一些粮食买卖事务接了过去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