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我教玉麟哥哥写字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这个事情,蒙骗了两个直爽的老人,的确是有些愧疚。要是自己当初考虑得周全一点就好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不过,有这两个老人出面,他的目的轻易的达到了。

  于是,张准爽快的接受民众的建议,不再颁布所谓的《徭役令》,改为纳粮。经过慎重的考虑,确定税率在每亩四十斤稻谷。如果缴纳其他作物的,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这个税率将会刻在石碑上,以后绝不更改!

  听到这个消息,军户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每亩四十斤稻谷,这个税率还算能够接受。至少,要比每个月三天甚至是五天的徭役轻松多了。于是,大家都表示热烈的欢迎。看来,千户大人还是很容易虚心接受大伙意见的,真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啊!

  很快,巨大的石碑,就树立在千户官厅的门口。石碑的上面,明确规定,浮山所辖区内的地税,全部为每亩四十斤稻谷,其他作物另行折算。立碑为记,永不更改!石碑竖起来的当天,很多民众都跑过来,亲自看过,才算是放心。

  当初,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的时候,对于税率,同样是刻碑为记的。只可惜,他的后代子孙,对于石碑并不重视,肆意更改,严重透支朝廷的信用。最终的结果,是连皇室中的其他宗亲,都不相信皇帝。朝廷的大臣,对皇帝的每个行为,都抱着深深的戒心。普通的老百姓,更是不信任朝廷。除了太监,皇帝简直是举目无亲。这大概也是明代皇帝的悲哀了。

  “大人,高!实在是高!”在没有人的地方,王铭宇悄悄的向张准竖起大拇指,对张准是佩服到了极点。有关徭役的流言,自然是他们几个人艹作,故意放出去的。至于其中的原理,参照后世某些单位发年终奖之前的流言。

  “大人,厉害!太厉害了!”刘航也心悦诚服表示赞叹。

  侯山平也在一旁微笑不语,连连颌首点头。

  杨立仁和刘宝玉两人,就更加不用说了。

  本来,他们几个都以为,这场纳粮风波,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人不满的。他们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跟这些人做思想工作了。但是,无论怎么做思想工作,对张准的威信,始终是个影响。没想到,张准凭空搞个《徭役令》出来,搞得军户们反而主动的要求纳粮。要是不纳粮,他们还不答应!

  “这不是王道,以后还是少用。”

  “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才是王道!”

  张准轻轻的摇摇头,面色凝重的说道。

  从后世学来的一些小技巧,固然轻松的帮助他达到了纳粮的目的。不过,这样的手段,只能用一次两次,用多了,别人自然就看出来了。不要以为别人都是傻瓜,一个个都精明着呢。一旦被人看穿,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以后制定法令法规的时候,高瞻远瞩,深谋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