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6章 松江府要重点发展 (1)_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参与到大航海时代,都依然是贸易顺差?每年都要从海外赚取大量的银两?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明国的丝绸绢帛等产品,成本是其他的国家,根本无法相比的。就算别的国家,掌握制造丝绸的技术,在成本上,也无法战胜明国。

  前面说过,松江府没有什么出名的人物,也没有什么出名的历史事件,这里最多的,只有商人。准确的来说,是一群的手工场场主。他们从事的主要行当,就是纺织业。对于这样一个地方,张准当天要亲自来看看,因地制宜,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

  要将江南各地的纺织业,都全部管辖起来,需要一个级别比较高的机构,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协调。清朝时期设置的著名的苏州制造局,就是专门管辖苏州和松江两府的纺织业的。现在,张准也决定,成立一个松江织造局,直接隶属虎贲军大都督府政务部的管辖,也就是日后的虎贲帝国政务部的管辖。松江织造局的管事,当然是由虎贲军的老臣子担任了。这么重要的位置,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张准当然不放心。这个地方,在日后,算得上是虎贲帝国的经济动机,马虎不得。张准经过慎重的思考,终于决定了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就是刘广新。

  说起来,刘广新绝对算上是虎贲军的老人了。他的资历,也就是比刘航、王铭宇、侯山平等人稍微差一点。此前,刘广新担任的一系列官职,都让张准十分满意。于是,一纸调令,就将刘广新从青州府知府调到了松江织造局管事的位置上。

  “大人,这是属下整理出来的一些数据。”,在松江织造局的衙门内,张准专心的听刘广新壮报。

  到目前为止,松江府辖下各县,总共有手工工场三千四百多所。雇工人数最多的,有八百六十多人。雇工人数最少的,也有十人。要是不够十人的,那就不计算在内了。那些,不能称为手工场,只能说是家庭xiao作坊。每天,整个松江府,至少出产十万匹以上的棉布,还有其他的绢帛绸缎之类的。每天,运载棉布和其他织品的船只,从松江府的各个码头,沿着运河一船一船的北上或者南下。每天,从其他地区运到松江府的棉hua,至少有好几艘的大船。

  其实,现在的松江府,还不是最繁荣的时候。由于战1uan的影响,没有足够的棉hua供应,生严出来的布纱,生产出来的布纱,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实力比较差的手工场,就不得不倒闭了。随着局势的稳定,供应和销售情况的逐渐正常,手工场的数量,还在进一步的增加。最乐观的估计,到明年年底,应该会过四千家。

  “数量太少了。”

  “还不够。”

  张准缓缓的说道。

  “大人?”,刘广新有点疑惑的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