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章 曲江流饮(上)_大唐万户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李清坦然自称为商人,也直言说自己不会写诗,心顿时对他印象大好,便豪爽一笑道:“我姓高名适,字达夫,也好饮酒,近十年来浪荡江湖,无依无凭.

  “他就是高适,杜甫要介绍给自己的高适,”

  李清一阵惊喜,却又微微有些失望,总觉得他年纪应与自己仿佛,不料竟已是年人,这也难怪,没有数十几年的苦读,怎能名满天下,故大唐入仕者大多三十以上,象自己二十七八岁便升都督,纯属怪异。

  “先生哪是无依无凭!”

  李清手一指他身下的火炭骏马,笑道:“它不就是你的依凭么?”

  高适见他说得有趣,不由哈哈笑了起来,“李公说得极是,天下无依无凭之人,倒真地没有。”

  顿了一顿,高适又道:“我听王江宁说,他有个朋友是个官商,莫非就是李公。”

  “不错,正是我!做官治国,做商养家,公私都要兼顾才行。”

  高适却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我并非是针对李公,但又做官又做商,往往会公权私用,最后得不偿失,李公要当心了。”

  李清淡淡一笑,“我只是一介小吏,先生言重了。”

  话似乎有点不投机,但此时两人已经来到杏园,李清老远便看见了自己的管家张旺,正指挥着十几个家人在湖边布置会场。

  高适忽然发现自己的朋友,便向李清告辞,大笑着迎了上去,他的朋友李清却见过,另一位边塞诗人岑参,李清暗暗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想象着很好,在脑海里描绘得绚烂多姿,可一旦真的接触了,却往往感觉到不是那么回事。

  高适就是如此,虽然外表亲切,而且他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但李清却觉得自己与他有些格格不入,或许,象杜甫、李白这些诗人们只适合写写诗,从政却未必比得过杨国忠,这就好比后世地科学院院士只是某一领域的专家罢了,而地方领导却偏要将他们当作万能的神。

  杏园在曲江一角,占地颇广,每年三月三上已节时,吏部便会在这里举行新科进士宴会,但平常也对普通百姓开放,这里水流和缓,最适合人举办曲江流饮的活动,王昌龄搞得这次夜饮,本是十几个朋友间的聚会,却因为李清对张旺的一句吩咐,‘拣最好的做’,张旺自然也不遗余力地宣传,结果只是十几个朋友间的聚会便成了一件盛事,这看诗之人却远远多于做诗

  三教流都往这里赶,就仿佛后世的什么搭台、什么,国的化就毁在这上面。

  “李将军怎么对诗也感兴趣,倒是件稀罕事。”身后忽然传来一男低沉而略带讥讽的声音。

  李清回头,只见几步外站着一男一女,男的大鼻细眼,活脱脱一个李林甫的青春版,而女的倒长了一双丹凤眼,但笑起来丹凤眼会急剧缩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