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铜镜上的阿拉伯数字_鉴宝我有面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河他们继续逛着古玩街,溜达了一圈,市场上的真货实在是太少,接下来,楚河他们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出手的东西。

  “看完那几个摊,没有发现的话,我们就先回去吧!”楚河说道。

  大家都没有意见,这次跟着出来,除了楚河得到那幅春宫图,其他人都没有收获。但段颖她们明白,不是随随便便都能捡到宝贝的,否则还得了?

  再说,她们或多或少,已经跟着楚河赚到了一点,没什么不满意的。

  随后,他们经过一个专门卖铜器、铁器等金属器皿的摊位。有些东西已经被盘出了包浆,有些则是满身的铁锈、铜绿等。

  摊主是个能说会道的,正在和围观的几个顾客吹嘘:“这面铜镜,看到这龙的纹饰没有,绝对是古代宫廷流出来的宝贝。

  你们也知道,在古代,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被发现,恐怕是要被砍脑袋。”

  比如龙袍,古代要是有人弄那玩意,绝对是灭九族的罪证。

  尽管摊主吹得厉害,但围观的人也不是傻子,别人说什么都信,都只是在听故事一样,乐呵乐呵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当真。

  过了一会,才有人调侃道:“老板,别吹了。这面铜钱,你自己看看这里,居然刻着一个阿拉伯数字。我记得,阿拉伯数字是二十世纪才传入我们中国的吧?那时候,清朝都要灭亡了。”

  听到这话,楚河差点没笑出来。

  得!又是一个历史文盲。

  可偏偏,围观的其他人也点头,表示赞同。而摊主则是有点不好意思,好像被识破了一样,对那人的观点不可置否,一时间无法反驳。

  好吧!历史文盲不止一个。

  实际上,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而进入了二十世纪,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说到阿拉伯数字,还有一点可能大家会误解的。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国家发明的。

  其实不然,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有阿拉伯数字,那确实不应该。”这回,连楚河身边的段颖等女孩子,也感觉那是假的。

  然而,楚河开口:“要不是这阿拉伯数字,看着还真像,应该是一件不错的仿古铜镜。老板,怎么卖?”

  咦!

  居然都知道是赝品,还问价钱?

  不过,摊主等人很快反应过来,知道有些人为了装逼,还挺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