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九章 神迹_鉴宝我有面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此刻,在雄伟城池的大门下,有一个留着飘逸长须的中年文士,带着几个仆人之类,翘首望着东方,好像是在等待什么人。

  然后,随着珠子的转动,可能是由于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水波的浮动,显得中年文士的表情变化无常,楚河仿佛能够感觉到,他的欣喜、忐忑、焦虑的复杂心情。

  同时,楚河又看到了,一缕紫气在珠子的右侧盘旋飘动。之后,珠子转动的时间变慢,盘旋飘动的紫气,也竟然逐渐化开了。

  刹那间,一幅图画又徐徐的展开。在珠子的右侧,出现了一头健硕的青牛,在牛的背上坐着一位白发老者,红颜大耳,双眉垂鬓,胡须拂膝,身着素袍,充满了道骨仙风之气。

  珠子转动的时候,青牛昂首扬蹄,好像是在迈着有节奏的步伐。老者坐在牛背上,逍遥自在,悠然自得,非常的生动。

  左半边,右半边,珠子两侧的图形,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案。

  函谷关下,老子西游,紫气东来……

  随着珠子的转动,楚河心神迷醉,好像已经置身于其中。

  在雄伟的城池关卡下,一个中年文士望着东方,一个老者骑着青牛朝西方而来。这样的场面,只要对历史、成语典故有些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是老子西游的情形。

  相传,在春秋末期,老子看到周室将衰,便决定西渡隐居。

  当时的函谷关令尹喜,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立即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不久之后,一个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骑青牛向关门走来。

  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

  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听后,便在函谷关住了几天。

  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珠子的图案,就是尹喜在迎接老子入关的场面。珠子每一次转动,就是一个新的轮回,楚河已经完全沉醉了,更好像是深深的体会到了图案人物中的情绪变化。

  守在城门下尹喜的期盼等候,以及看见老子骑牛而来的欣喜若狂。还有,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返璞归真的老子,心中淡然,无欲无求的神态。

  衣服纹理、人物表情、背景的渲染,一切的一切,非常的生动鲜明,不是死板的刻画,好像是活生生的场面。如果不是看见画面又一些虚幻,不然还以为是自己穿越回到过去看到,如此珍贵的画面。

  楚河全神贯注的观赏,完全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不停有敲门的声音,不过这并不能将楚河拉回来。

  张清在门外,怎么一直敲门都没有反应呢?难道又提前收到信息吗?不过应该不可能,楚河才刚刚入住,上次应该只是凑巧。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