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2章 专心结婚别管闲事_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中有数,是王钦若根据自己对韩青的观察,得出的由衷评价。

  他这辈子,宦海沉浮,见过各种各样的年青才俊。

  有的年青人头角峥嵘,却很快就应了那句木秀于林的老话,进而一蹶不振。

  有的年青人谨小慎微,一步三顾,很快就变得暮气沉沉,与那些混日子庸碌之辈,再没任何差别。

  有的年青人,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真正去做事,却连个主簿都当不好,只能放在家里当摆设。

  还有的年青人,全部本事都在投机钻营上,对上司比对亲娘老子都孝顺,关键时刻,却每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还有的……

  总而言之,能像韩青这样,既懂得跟上司相处之道,又能放出去独当一面,遇事还勇于担当,并且受到挫折也能毫不气馁,重头再来的,王钦若这辈子加起来也没见过一巴掌。

  而眼下又非乱世,像韩青这样既会做人,又能做事,家世背景还能为他提供支持的少年才俊,前程怎么可能会太差?

  所以,王钦若丝毫不吝啬,给了韩青一个积极正面的评价。哪怕明知道,这句评价传播开后,等同于自己为后者造了势。

  并且,王钦若相信,自己这份善意,在将来,会收到丰厚的回报。正如李继当初和冒险收留了韩青,而今一跃成为禁军诸将之首,俨然又是第二个曹彬。(注:曹彬,宋初名将,深受赵匡胤和赵光义信任。战功显赫,却不被忌惮。富贵一直绵延到宋末。)

  与王钦若抱同样心态的,还有丁谓。

  并且,因为消息比王钦若还要灵通,丁谓对韩青的前程更加看好。

  此外,丁谓也深知,自己之所以时来运转,离不开跟韩青联手立下的那些战功。

  他刚刚跃过龙门,正式进入“肱骨重臣”行列。想要地位更加稳固,或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就必须保住自己的“贤能”之名。

  这个名声,不能依靠吟诗作画,也不能依靠地方士绅的推崇。必须是实打实的政绩或者战绩,并且必须得足够耀眼。

  正所谓,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丁谓清醒地知道,光凭自己,是无论如何,都创造不出耀眼业绩来。

  自己长处,在于做官经验丰富,懂得纵横捭阖,平衡各方利益,却不擅长另辟蹊径。

  而京东东路这地方,既不是江南那种鱼米之乡,又不是河北那种军事重镇,不另辟蹊径的话,无论地方官员如何努力,业绩都不可能耀眼得起来。

  除非他豁出去脸皮,去制造祥瑞。

  只是如今寇准做了同平章事,知枢密院事王旦也是个不喜欢走歪门邪道的,这个节骨眼上进献祥瑞,最大可能便是弄巧成拙!

  所以,在王钦若走了之后,新任经略安抚使丁谓思来想去,愈发坚定地要跟韩青,保持先前的盟友关系。

  他这个人做事向来不会受太多约束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