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6章:听两女绊嘴,偶得良计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条流入西京的水道,于此汇集成湖,其下游流入城内,是大兴城东南各坊用水来源之一。

  早在秦朝,便把这里开辟成了皇家禁苑和离宫,到了大兴城倚曲江而建,可是大兴城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风水倾向东南,大兴宫高于北城中部,在地势无法压过东南,在建城之初,宇文恺采取“厌胜”的方式进行破除,把曲江挖成深池,稍加修缮就成了风景迤俪的皇家御苑,这样就把不完美弄成了完美,毕竟皇宫是皇帝的,曲江也是皇帝御苑,皇者之气不管在东南也好,还是正北也罢,全都属于皇帝家,这么一搞,对风水之学深信不疑的高祖文皇帝满意了、心也安了。

  他后来又觉得“曲”字不吉利,于是命令高颎改名换姓,高颎想到曲江池中的莲花盛开,异常红艳,莲花雅称芙蓉,遂取新名“芙蓉园”。不过人们习惯上还是称之为曲江池。

  杨广登基以后,黄衮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种水饰,臣君做饮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饮,把魏晋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觞故事引入宫苑之中,给曲江胜迹赋予了一种人文精神,为曲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来又让宇文恺在芙蓉园的基础上,扩大曲江园林的建设规模和文化内涵,除了在芙蓉园总修芙蓉楼、紫云楼、彩霞亭、凉堂与蓬莱山之外,为了解决东部各坊百姓的饮水问题,又开凿水利工程,扩大芙蓉池与曲江池水面,百姓除了皇家御苑‘芙蓉园’之外,余者皆可自由出入,使之成为皇族、僧侣、文人、平民汇聚盛游之地。

  为了推广汉学,杨广还多次广邀天下大儒、文人墨客、僧侣道士,在这里举办风雅盛典、儒学辩论,经过他身体力行。曲江流饮、杏园关宴、乐游登高……等脍炙人口正统汉家文化重返北方。

  久而久之,官民一体的曲江园林便成了大兴城文化荟萃之地。

  如果说平康坊的青楼文化是‘大俗’,那么曲江池汉家文化则是‘大雅’。

  两者一南一北,凑成了‘雅俗共赏’的大兴文化场所。

  芙蓉楼的地势在整个大兴城中,处于地势最高的位置,立于其上,气势恢宏壮观,如棋盘一般严整的大兴城尽收眼底。

  芙蓉楼南面则是地势极低之所在,这里碧波荡漾,一水长流,是为曲江。

  曲江两岸,垂柳如云,花色袭人,乃是大兴之盛地。每年上元、上巳、中元、中秋,豪门巨贾、平民百姓纷纷聚集于此,饮宴会友,歌舞不休,是以后来有了“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之说。

  杨侗还是头一次来到曲水池边,入眼处尽是花卉环周,烟水明媚、岸线曲折,碧波之中又有画舫数艘,池边浅处荷花、菖蒲丛生,亭楼殿阁掩映花木。柳阴四合,水光天色,湛然可爱,不禁心旷神怡。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