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0章 教科学?科学是神马_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义府又唏嘘感慨,"恩师,不仅诗词有大才,这数算也有大才啊,这些,他是如何琢磨出来到?"

  其他六人瞠目结舌、面面相觑,你问我,我问谁,难道我们能把恩师脑袋瓜子掰开来看看?百思不解啊!

  等到,相处日久,他们终于知道了奶爸的存在,怪不得恩师有如此大的学问,原来他的师父叫奶爸,是袁天罡袁大道长的师伯,那可是仙人,这,就不足为怪了嘛!

  等到,他们抄录初中物理、化学时,学习难度,便觉得不断,增加了。

  此时候,七人已经不再是简单抄录,更多的时候,是边录边思索了。

  其实像这样偏僻生涩、高深难明的东西,若是从别处得到,他们肯定是不以为然、视如敝屣。

  可偏偏,这是仙人奶爸传授给恩师的东西啊!

  根据他们对于恩师的了解,恩师,神乎其神、高深莫测;

  既然,恩师,高深莫测,辣么,恩师做任何事,都一定会有深意内涵,既然有深涵,辣么就值得去研究和探索。

  于是,他们认真了,这一认真,竟觉得,背脊发凉、寒毛直竖。

  以至于到了后来,他们已经不再把心思放在抄录上了,抄一段,便要停止,深思熟虑一阵。

  有时李治会来看他们进度,却见他们一个个“磨洋工、偷懒耍滑”,少不得要生气动怒!

  请你们来,给你们吃、给你们喝,你们瞎琢磨啥,惩罚,罚抄三遍。

  七个人就这么的关在明伦堂里,除了吃喝,便是废寝忘食的抄写和思考。

  许多知识看上去,在大唐人眼中是难以理解、不明所以的,可魏同玄、郝处俊七人,却发现了许多玄机奥妙。

  "这数学,还有这物理、化学,诸位学兄难道还没参透其中玄奥吗?

  此课本,利害之处,就在于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譬如这数学,学懂了第一课,那么第二课便能大致粗明了,若是参透了第二课,这第三课,便有了基础。

  恩师此书,初一看,复杂难明,可只要参透这个规律,把前面基础吃透,后头的学问就可迎刃而解、风来帆速,这里头,不知集聚多少人的心血。

  譬如,这看图识字,先教会人识字,然后就让人背诵对子歌,为以后学习诗词打基础,再下面是三字经,教做人的道理……。

  恩师小小年龄,就具大才,可笑那个御史狗屁不通,居然说此书粗鄙,吾辈可万万不可学那不学无术之徒,狗屎大儒,一派胡言。

  我琢磨我们能够高中,这对子歌作用极大,考试时,诗词我全作了,并且我自认相当完美,对,完美!"

  李义府,精神百倍,越说越觉得这些知识,越是挖掘,便越是深不可测,寓意深远!

  初一课本他已经抄录了五六遍,现在已有了许多心得体会,虽然初二课本还没有吃透,可现在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