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章 借口_清末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天气在一天天的变热,中国和德奥两国的关系却在一点点变冷,同时,赴欧参战的呼声越来越大,甚至连北京的顺天时报都呼吁中国应该参战――和日本陆军一起参战,唯有沪上美国人福开森控股的新闻报,似乎是以中立的立场,大书特书欧战如何惨烈、军费损耗巨大外,再就是劝诫国人应该立足于现实,不要把钱花在军费上,而是应该先建设这个国家。

  只论及油盐柴米,那中国人是现实的,可一旦论及国际地位、国家尊严,那四亿人最少有一半是理想主义者。随着百姓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以前的一切不幸都被归结于两点:一是因为中国不强大,老被洋人欺负,这个方面,不知何人编撰的华侨血泪史最有说服力;二是满人为了坐稳江山,着劲奴役汉人,巴不得汉人都死绝,这是开国前复兴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发的一些小册子,本就流传甚广,到现在已是绝对真理了。

  满人如何与赴欧参战无关,但国家强大、国际地位却牵动着无数华侨的心;除了华侨,日俄战争涉及的东北,庚子国难受害的山东、直隶,这些地方的民众全都支持赴欧参战。按照帝国日报的暗中臆测,稽疑院六百一十二名代表中,最少有三成是支持对德宣战的,还有四成多不表态,只有不到三成的代表反对对德开战,他们的主要理由是西北战事还没有结束,再开战国家财力吃紧,于国不利。只是总理府对赴欧参战之事不做表态,政府各部官员,军队的将军们对此也三缄其口,弄得形势越来越诡异。

  夏日炎炎。虽然只是响午,京城外城区虎坊桥侧的湖广会馆内,梧桐树上的知了便咿咿呀呀的叫唤个不停了。惹的人心烦意乱。国民党主席宋教仁在此烦扰下犹是心神定定再奋笔疾书,似乎任何干扰都不能影响其分毫。只有在电风扇转过来的时候。文案上的稿纸被吹得飘起,宛如清风中树叶沙沙作响时,他才会用手将那些飘起的稿纸抚平,然后接着书写。

  随着‘振兴实业’立场的明确,国民党的经历只有用一波三折才能尽诉。刚提出这个立场的时候,许多士绅都退出了国民党,加入了梁启超的护宪党,但随着陶成章案、云南叛乱的发生。那些退出去的人又求着要再加入国民党。此时大选在即,回头就回头吧,总要先过了大选再算账不迟,可谁能料到这些曾加入护宪党之人,选举时被当地人抨击成梁党余孽、俄国特务,选举不但大乱,甚至连能不能保住稽疑院三十一个席位都成了问题。

  值此存亡之际,国民党全体出动,他们抛弃内陆省份,日夜不停去沿海、沿江各个县城讲演、会见当地的工商业代表。讲诉国民党‘振兴实业、强国富民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