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1章 穿草鞋还是穿皮鞋_国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是哪个年代的高考,总是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天之骄子”这些词,却只属于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而在这个年代想要读大学,就一个字——

  “难!”

  技术副厂长方令宪笑着摇摇头,他是老大学生,自然知晓里面的滋味。

  八十年代其实仍处在教育的“复苏期”,没有扩招,几乎没有民办高校,有限的录取名额与刚到2位数的低录取率,以至于让大家都认为“考不上大学才正常”。

  然而在人口流动机会并不多的这个时代里,即使困难也依旧无法阻挡千万名期待重书命运且对知识如饥似渴的青年,走上这条独木桥。

  “是啊,”工会主席老魏笑着把茶杯放到会议桌上,“你想穿草鞋还是穿皮鞋,就在后天这三天时间里。”

  后天就要高考了,虽然是厂长办公会会前的闲扯,但是也离不开这件全国人民的大事。

  “我舅舅家的熊孩子,没有通过预考,想进厂里当临时工,求到我这个当哥的头上……”武庚笑道,光明正大地借着闲扯提出自已的问题,“我看啊,就让他到我们这里刷瓶子……”

  预考,是指考前的模拟大考,说白了,其实就是往下“刷人”,只有通过预考的人才能参加高考。

  “现在啊,考不上大学才正常,大环境如此,所以落榜也不会没有面子。”工会的老魏拿出一盒“白金鹿”,四下散着烟。

  “还是你老魏眼光长远,”武庚接过来点上,“现在这个时代,没有上大学,没有一张文凭根本不好使。”考上大学,意味着“干部身份”,“商品粮户口”,也意味着“铁饭碗”,还意味着优先提拔。

  老魏很是得意,“我啊,大前年就开了家庭会议,号召全家人必须立刻读书考试拿文凭,我已经看透了,年轻人现在不想方设法拿文凭,将来会后悔的!”

  现在,他的儿子、女儿和女婿都拿到了中专文凭,接着又拿到了大专文凭,后来都得到了提拔。

  另一个副厂长感叹道,“老魏是能人呀,眼亮得很,比咱们又先走了一步!”

  众人都很赞同,在这个一个人背负着整个家庭命运去奋斗的年代,高考,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轨迹。

  在工厂,在机关,最明显的是现在选拔、提拔、重用干部时,把有无大专、本科文凭作为最主要的硬件,而且不讲年龄和资历。

  “前年,手表厂一个年轻工人,就因为是大学毕业生,几个月之内摇身一变成了副厂长,”武庚的人头熟,各单位的大事小情都会传到耳朵里,“大前年,师范有个普通教师,忽然就成了教育局的副局长,下面乡里一个大专班的毕业生,才20岁出头,”武庚长吸一口烟,“毕业分配不久就当上了乡党高官,据说因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