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说无益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他却不喜欢手下会有这样的人了,虽然有用,但总是让人生气。

  反观郭图逄纪这些人就不一样,有脑子,会话,同样的道理从他们的口中出来是格外的舒心。即便郭图刚才一通话隐有助长他人威风看衰自家前途之嫌,但袁绍鉴于郭图话的妥帖,还是未有不悦。

  郭图受不得田丰的轻狂与蔑视,又一时找不出话来反驳,行军司马兼护军逄纪出面帮了郭图一把,讥讽道:“田公果然高见!若是田氏人人皆如此,中原何以不是黄旗遍地?”

  他着意提起了田丰的亲族兖州刺史田芬,上次他与臧洪张邈等人筹划谋夺兖州不成,如今二者皆亡,唯有他畏惧兵势逃往河北。袁绍恨他办事不利,早已将其下狱,这事落得田丰也颜面无光,因为联络豪强颠覆兖州的计划他是极力赞成的。

  如今袁绍没有迁怒于田丰,田丰也自诩身正影直,不惧人旁谮,他反倒是担心袁绍会因此联系到沮授。虽沮授如今仍旧被袁绍信任,托付他镇守邺城拜监军都督的职位,但沮授的族侄沮隽已是朝廷南军虎贲中郎将,担任此战主力。届时两军正式交战,袁绍难道就真的会那么大度么?

  而袁绍也看够了他们几饶冷嘲热讽,他的目光在沉沉的在一众谋臣武将中搜寻着,始终未找到一个饶身影,他不禁问道:“陈孔璋呢?”

  场上的争论一时偃旗息鼓,沉寂了一会后,郭图转身面向袁绍,拱手道:“在下记得陈孔璋随军驻下不久,便称病了。”

  “来时都好好地,一路上也未有亏待他,还能生什么病?”袁绍此时有些不像以往那般宽爱士人,他冷哼一声,催促道:“快去叫医者看看,没有大碍就暂请过来。”

  众人互相对视,彼此其实对陈琳为何托病不至都心知肚明,无非是袁绍拥立平原王称帝后,当即下令给文辞俱佳的陈琳,让他写一份论述正统大义讨伐长安朝廷的檄文。陈琳虽然不懂军事,但好歹分得清强弱,在这个关头替袁绍写骂对方的檄文,万一袁氏覆亡了,自己命都要没了。

  写得好,将是帮凶;写得不好,袁绍又不满意,更会薄了他的文名。陈琳思前想后都没有想出一个万全的法子,只好想出了装病这一招,寄望于袁绍等不及要用檄文,会找他人代写,谁知还是没有躲过去。

  将陈琳请来的是一个戴绛色帕头的文士,名叫张津,荆州南阳人。曾是大将军何进的门客,又转投袁绍,在铲除宦官的谋划中起到不的作用。入河北后,此人又以崇信的道术鼓吹德运更改火衰土旺的理论,就连袁绍也亲近的称呼他一声:“张君。”

  袁绍先不理会故作恹恹的陈琳,轻声道:“张君昨日写就的檄文实在可观,令人吟之斐然。其先论谶语,再论及国家继统之正,以及陈留王在长安治民无方,战祸频仍等种种过失。德运有移,是罪在解渎亭侯一家,而归于蠡吾侯之统绪。“

  被他夸奖,张津不紧不慢的拱手谢过。陈琳在一旁听见袁绍已经让对方写好了檄文,神情一松,心里的巨石也跟着落霖。哪怕袁绍唤他来是有意要刺激他,陈琳这时也只有逃过一劫的庆幸。

  但袁绍对陈琳的敲打并不止于此:“知道孔璋身子不愉,本不该传人使唤,但现下实在有件事非孔璋不可,还请念在旧时情谊的份上,不辞效劳。”

  陈琳不明所以,伸手接过一份求援的书信。

  “这是公孙续给公孙瓒的书信,孔璋不用费太多心思,就改几句话,重誊一份就好了。”这是要把陈琳一介文士当普通刀笔吏来用了。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