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章 鸿庄相案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皇帝,但却没想到对方竟将皇帝看得比什么都重。伏寿头一次这么羡慕宋都能为了喜好,而毫无顾忌。

  “啊,我得回去了。”宋都风风火火的站起来说道:“本来是想邀姐姐一起玩秋千,谁知道在这里耽误了功夫,时候不早,我先去了。”

  说着,便已小步跑到殿门口。

  “嗯?”伏寿下意识的唤道:“你不与我为陛下织衣了?”

  “不织了,我也做不来。”宋都在门边露出半张调皮的笑脸:“适才我缝到一半把针都不知刺何处去了,那还能再绣?”

  伏寿心里一慌,顾不得答她,立即低头找针,旋即听得门外没了声响,一抬头宋都就不见踪影了。

  “诶……”伏寿叹了口气,刚才那番话让她心思也不在缝制上面了,只将宋都遗落的针从衣物中翻检出来后,便将东西放在一边,怅然的出着神。

  时近傍晚,殿内开始燃起灯烛,伏寿恍未发觉,直到皇帝悄然走到身前:“你怎么了?”

  皇帝来伏寿宫中从不讲迎来送往的礼制规矩,出入随意的像是进出自己的寝殿一样。宫人们早已见怪不怪,甚至都没有预先告诉伏寿。

  “陛、陛下?”伏寿被吓一跳,正要站起,却被皇帝一手止住。

  “在灯下缝这个,当心眼睛。”皇帝随意的往榻上一坐,随手拿起一只缝到一半的丝履,在自己脚上比了比,尺寸只稍微长了一点,做成后刚好不大不小:“你手艺越发好了,穿上去肯定舒服。”

  伏寿依然是笑着答谢,自从她掌管宫中织室以来,皇帝的衣物几乎都是她亲手与人缝制的。为此有不少人称赞她贤良,而董皇后却讥她抢了绣女的活计,但伏寿从未夹杂别的念头。她对皇帝的感情与宋都相比,更像是一杯温水,常被忽视,却又必不可少。

  皇帝素知她温吞的脾气,也不见怪,看了几下丝履后,便顺手将其放在几案上。玄色的衣袖在烛光下映照着熠熠的光芒,皇帝的眼睛依然明亮,他想了一会,主动说道:“伏德年纪也有不小了,这样年纪的人,都有不甘凡俗的志趣。我想过两天命他为侍郎,在殿前执戟,宿卫宫门。等出征的时候,跟在我身边出充车骑,免得他终日无事——这也是替你阿翁分担了。”

  “陛下……”伏寿不知道对方是从何处将她的心事看了出来,更不知皇帝会如此为她着想,亏她还怀疑过皇帝对她的感情。如今实在是又愧疚又感动,眼泪在眼眶里不住的打转,仿佛随时会伴着更咽滚落下来。

  “好了。”皇帝只是想将不甚安分的伏德调走,免得留他在长安成为妨碍,却没想到伏寿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看样子伏德已经是不安分的将手伸到宫里来了:“你是最识大体的。”皇帝面色平静,语重心长的说道:“有什么事情该说就说,听不听皆在于我,不会怪在你头上。”

  见伏寿情难自抑,皇帝心底陡生怜爱。他搂过伏寿的肩膀,轻轻的拍打着,侧首啄吻她的面庞,直将伏寿白皙的脸吻成炭一般火红滚烫,在烛光的映照下更添娇媚。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