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声色显露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影响太学浮华虚荣、好发大言以议朝政的风气,这实在有违陛下重设太学的本意。”

  皇帝的脸色这才变了变,禁军、屯田、盐铁、太学是他心头最看重的四件事,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这些事还要重大,前两者是皇帝的立身之本,盐铁是国家财富的源泉,而太学则是皇帝培养寒门人才、逐渐推行新式教育的基地。任何人都不能打这些事的主意,如果真让这些混入吏治科的小人在有心人的背后唆使下,把太学的风气搞成孝桓、孝灵皇帝以前的样子,那皇帝撕破脸皮的心都有了。

  “杨沛等人在河东清查屯户,却被人指责为争权夺利,与地方豪强勾心斗角。我要在关中修整道路,却被人在暗地里组织流言,恶意中伤我是劳民伤财的昏君。这些人尽给我出些难题,我看还是得给河东添把火,不然他们还真以为自己能翻过天去。”皇帝冷笑着说道:“给王邑传信,河东的事让他自己寻机处置。”

  贾诩低声应道:“谨诺,如今杨沛等人已在河东与范先等豪强积不相容、有如水火。只需一个契机,等到鲍出查到实据,或是杨沛占据上风,便可立时突发雷霆。等河东战后,陛下必然威震朝野,大可顺势株连,绝无人敢迎头犯谏。”

  皇帝的神色变得凝重而又威严,他站起身来,双眼狠盯着案头堆着的、论述华山崩裂的奏疏,忽然说道:“若不是非得需要一场大胜,若不是非得需要一个干净的河东,我又岂会忍耐至今!”

  “唯!”贾诩说道:“彼等宵小无非就会玩弄这些伎俩,只知墨守成规,怎敌陛下深谋远见,胸怀天下,乃是真正的开一代太平之正道。”

  “这也是你我恪守的正道,愿与君共勉之!”皇帝这时走到贾诩面前,目光闪烁着意味不明的神色,大方且磊落的说道:“三月的时候吏治科便经过策试,结果选出来的不过寥寥十数人,如今所剩的人里头,想必除了是在才不堪用、名不副实的,其余的则都是彼等派来的宵小,意图在京中谋事。贾公大可派人入太学,逐一摸查,不仅是针对吏治科,就连整个太学的风气如何、学生品性如何,都要一概探知,随时上禀,不得有丝毫疏忽。”

  贾诩眉头一抖,平准监派人进驻坊市探听舆情倒还可以说是调查市价,可平白派人进驻太学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他迟疑道:“此事,是否要与祭酒等人商榷?”

  “不用商榷。”皇帝摇了摇头,摆袖说道:“今年九月,太学要再招一批生员,你可直接从平准监中挑选年龄适中、才学尚可、家世贫寒的吏员,让他们以太学生的身份入学读书。”

  想了想,皇帝复又提醒道:“此事不得与任何人提起,就连荀君哪里也不要说,荀君心里条条框框太多,谋事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让他知道了,反倒不美。”

  贾诩平静的面容上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来,他及时移席下拜,很好的掩饰了脸上得逞的笑容:“臣谨诺。”

  皇帝看着贾诩对他言听计从、常站在他的立场上谋事坦诚的样子,面色沉静,右手在垂下的衣袖里微微收拢,眼底流转着贾诩伏身而未能得见的深沉目光:“吏治科里的那些宵小可等不到九月,你私下去与兼管吏治科的王斌商议方略,尽量在河东乱起之前把每人的身份都摸清楚。”

  我昨天好不容易写完了准备今天更新章节,结果今早一看发现偏离了主线与剧情,所以把它删了,从头重写qaq让大家等这么久实在是抱歉了!我会记着的,迟早会加更补偿!对不起!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