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总第三十四章)、暗流涌动1_三国之壮丽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一个山野村夫侥幸所得,可恨,可恨。”

  任峻笑道:“主公放心,小小马宇何足挂齿,若是张燕在反倒是不好打。张燕为当世猛将,又与各路豪杰瓜葛甚多,若主公攻之必然颇费周折。现在换了马宇正好,狂徒岂可任意所为,届时主公出兵之时,可昭告天下,行仁义正大道,又可将并州揽入怀中,岂不是一石二鸟、名利双收乎。”

  “正是,可兖州确实是一块大肥肉,我想往已久,我们必须尽快取得兖州,以便早日谋划并州,真是麻烦。”于是传下军,令各部加快战事不提。后又收到马宇的信函,得知还要送粮草来,心头更加紧迫,几乎是时时都惦记着并州。

  兖州虽然是块大肥肉,可是肥肉里有骨头,吃到嘴里也要费周折的。

  。。。。。。。。。。。。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市商水县袁老村人)。司空袁逢之子。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其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位居三公,其家族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他被推举为关东联军盟主。手下有大将颜良、文丑、高干、朱灵、韩莒子、张郃、吕旷等上百员,谋士有荀谌、许攸、郭图、审配、田丰、管宁等数十人。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后先后夺得青州、并州。在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幽州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亡。

  郭图,(?-205年)字公则,颍川人。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和荀辛评、高干、张导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力主趁机偷袭曹操大营,在此计失败后为免责而归罪于率军偷袭曹营的张郃、高览,致使二人背袁投曹。袁绍死后为其长子袁谭效力,于205年和袁谭一同被曹操所杀。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年轻时与曹操就为好友。汉献帝永汉元年(189年)袁绍从董卓处逃出奔冀州,许攸跟随袁绍并成为谋士。官渡之战时因家人犯法而被收捕,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在官渡大败。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持功劳屡出狂言触怒曹操而被杀。

  颜良,(?—220),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部将,以勇猛而闻名。建安四年(199),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大将,率精兵十万,准备攻许(今河南许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