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九九章 辉煌大西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西岛,是当初帝国在海上最西方的基地,也是进入西南大洋的桥头堡。

  这座岛两山三水无平原的地形,加上良好的气候条件,最初的规划就是农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迁移了大量人口入岛,十数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如今已经成为大夏的重要粮食基地。

  沿海地方全都是一年三熟的农田,优良的光照和雨水,让大西稻米籽粒饱满、香糯可口,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比之岭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稻米甚至更胜一筹。

  如今这里开发出来的良田已经有几十万亩,每年产量达到数千万吨,成为大夏流通米粮的一个重要品牌,进入了千家万户的灶台之上。

  李成到了大西岛之后,见到了大西岛如今的知府张青,张青也算是他的入室弟子,从渔山的时候就一直跟着他,还是苏怜星一手教出来的学生,曾经跟在他身边多年,作为秘书和助理的角色。

  几年前李成将他外放,先后担任北州岛的知县、东北三江州同知、婆罗洲知州、满剌加同知,后来到大西岛做了知府,如今这个知府已经相当于地球上的高级官员。

  大西作为独立的行政区域,东接中南、西引基多,是大夏到基多半岛和西部波斯海湾、红海地区的重要节点,作用比较旧港和新城也不遑多让。

  甚至战略上还更加的重要。

  自从张青来到这边做知府后,很快就大刀阔斧的对大西产业进行改革,在保证第一产业支柱地位不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加工、船舶维修、货物存储、餐饮服务等措施,如今大西岛的产值,完全不弱于中南半个区,甚至还发展出许多特色的产业。

  李成在张青的带领下,参观了新型农业种植基地,除了稻米粮食之外,还大力发展新鲜蔬菜种植和山坡畜牧养殖,提供的蔬菜和肉制品除了满足本岛需要外,还大量的出售给过往商船。

  赚的那是盆平钵满,将大西岛的整体经济提升了一个大台阶。

  然后在全岛设置了三个港口区,专门为来往商船提供停靠和装卸服务。

  这三个港都有不同的吃水深度,能够满足不同吨位的船舶停靠,直接分走了旧港和新城将近一半的业务,让中南两城经常给朝廷提意见。

  港口修建有仓储和物流设施,满足商船在此进行货物的装卸转运,还能开通了大西到周边诸岛、驻地区的短途转运业务,深受过往的商船好评。

  在金融业方面,大夏银行和国内知名的银行在三个港城设置办事处,张青开创性的为这些金融机构设置联合办事大厅,无论商船走的是哪家商号的汇兑、借款,或者是保险业务,都可以在一个办事大厅搞定,就算是需要大西府办的也都能在办事大厅一站式解决。

  这样的效率和创新举措,为大西岛迎来了大量的商船停靠。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