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九六章 滇南发展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占城在原李朝之南,中南战役之时,大夏第一个灭掉的王国。

  这里半山半平原,有一条从滇南流过的大江从这里如海,被命名为澜江。

  李成如今正是在这条江的入海口,河口这里有一座大港,港口的名字为贡州。

  这次上岸,李成就是打算考察下澜江三角洲这里,看其能不能改造成为通航滇南的主航道。

  澜江水系从西向东绵延数千公里,水量冠绝中南诸多水系之首,但本身有险滩、急流、峡谷,很难直接从入海口逆流而上进入滇南,如果无法连通滇南,那滇南的发展还是很难快速崛起。

  由于这次出来恰值秋末冬初的季节,入海三角洲地带倒没有泛滥成灾,每当夏季这里就如同沼泽一般,很多的滩地都被淹没在里面。

  三角洲这边不是特别适宜建设港口,适宜贡州港在三角洲以东三公里外,沿着海岸的自然港湾设置,李成在这里接待了水利航运规划设计院的“专家”。

  这个研究院是专门做水利航运的规划设计,从当初占城归附之后,帝国就派出专家过来,对澜沧江整个水系进行勘探,看是不是可以改造为可以运输的航道。

  设计院这边的领头人是秦东华先生,他也是现代水利工程研究设计的大佬,本身就在临安大学工程学院担任工程学博士,相当于地球时代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这位老先生从滇南出发,一路从澜江之源,用脚丈量过来,然后将各段的水文情况、流量变化、自然环境、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考察,他的报告李成其实已经看到,但反之也是经过这边,就见一见这位老先生,看是否还有别的办法可想。

  没错,秦东华的报告中指出,并没有将滇南那一段纳入到航运之中。

  整个航运的规划,只是上溯到原来高棉国内的万象城那里。

  就连里面的掸国高原都没有深入进去。

  这样的规划着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好歹也是下游几十公里宽的江面,航程只有区区千把公里。

  有些浪费了这条江。

  秦东华将这条江的各处条件都整理出来,在贡州这边向李成做了汇报,确实滇南境内和掸国高原那一段,急流险滩太多,如果仅凭自然条件设置通航区域,只能中下游这段区域。

  水文条件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滇南的对外输送,但秦东华将整个中南半岛的水系图调出来,指着西部发源于掸国高原的南江和勃故上溯滇南的西江合并起来看。

  其实运输条件,还是能够到达滇南那边的,西江上游东线可以到达滇南,不过南边需要穿越一片无人地带的季雨林,将近千里无人烟,通航的话自然条件也需要大量改造。

  另外就是南江这边,南江与澜江中游地段只隔了一座山,将这座山打通,修筑一条运河,也是可以解决通航的,只不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