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一五章 晋国贵霜之战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国地处西北,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国祚源自于三秦,又在大魏衰落之时占据了三晋之地。

  因为祖辈源于三晋之地,是以立国号为晋,传到如今已经历经十八代帝王。

  如今的晋国的皇帝是建元帝杜威,算不上雄才大略,却也不算是昏君,甚至还有些自己的见解。

  在大夏崛起东南的时候,晋国就时刻盯着中原的局势变化。

  曾经不可一世的梁国一朝衰亡,更是让杜威心生戚戚。

  后来大夏雷霆之势威震中原,让他的危机感更加爆棚。

  他知道时代已经不着痕迹的出现了变化。

  火器成为这时代战争的主流。

  而中原一统也是必然结果。

  若他是大夏君主,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尤其是在研发火器的过程中。

  杜威越发觉得大夏的强大。

  无数日夜召集重臣商议对策。

  等到大夏占据了鲁东,将武国打成了缩头乌龟后,他就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向西扩张,为晋国皇室留下一个机会,能够不被拍死在沙滩上的机会。

  新正五年,他就陆续向河西走廊地区扩展。

  将盘踞甘州、庆州等地的部落收归己用,把这些地方全都纳入到晋国的版图中。

  然后向西南攻破青塘,向西打通与西域的通道。

  好在效果还算不错,有了火器的帮助势如破竹。

  将战线推到古代先祖占据过的河西走廊西端。

  晋国就与西域诸国接壤了,杜威在攻灭敦湟后,亲自询问西域诸国的情况,当得知西域有大大小小三十余个国家,而且占地千万里之后,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决策。

  后面在建元帝杜威的强力支撑下,晋国就开始了扫灭西域诸国的进程,连中原都不顾。

  晋国实力不弱,若是打中原不见得会轻松。但是打这些西域小国却很简单。

  新正六年到新正七年的两年间,晋国如秋风扫落叶般,扫平了乌孙、龟兹、焉耆、楼兰、姑墨、于田、莎车、疏勒等十多个小国,占据了西域大片的领土,如今兵锋已经直抵更远处的康国。

  为晋国开疆拓土一倍有余,虽然都是荒芜的戈壁滩居多。

  但是这些地方仔细寻找还是有非常多的资源。

  黄金、玉石、香料,也让晋国赚的盆满钵溢。

  压住了国内许多反对出兵西域的声音。

  杜威豪情万丈,认为征服整个西域已经不远。

  只要将康国收下,就能够让晋国走向更西的地方。

  就算有一日大夏发起中原战争,他晋国也有更大战略空间。

  再说西域虽然贫瘠荒凉,但打下来也有收获,干嘛不打?

  早知道西域这么的富饶,他何必跟中原诸国较劲。

  挥师打过来也就是了,中原谁爱抢谁去抢好了。

  杜威被刺激的走上一条扩张的道路,而且从中得到了甜头。

  也更加的热衷向西拓展了。

  他倒也想向南部高原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