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三九章 外城商业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正四年马上就要到了,临安城中再次欢腾起来。

  经过三年多、将近四年的发展,临安早已从战争阴霾中走出。

  加上高度发达的商业贸易开展,以及各类工业、手工业的促进措施。

  临安成为当世第一繁华都市,甚至就连城内都装不下了,沿着城市中轴线开始向外扩展。

  如今临安的南城门外,已经鳞次栉比的建立了一条新的商业街,这条名为朱雀大街的街道,宽度达到惊人的三十米,将近十丈。

  距离原南城门不远的位置还修建了一座广场,占地面积更是超级的大,被称为大夏帝国广场。

  这座广场正对着原临安的南门,正中央矗立着高达二十余丈的旗杆。

  自从广场建好之后,每日清晨禁卫军仪仗司都会在此处举行升旗仪式。

  升起象征着大夏国的红色金龙旗,象征着国运恒昌、光照万方。

  这座广场成为全临安百姓日常最喜欢来到的地方。

  站在这里静静地看着国旗升起,就有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主街道从广场两侧穿过,继续向南直通大夏的新正门。

  新正门不是座城门,可以说临安新拓展的区域都没有建设城墙。

  但是应广大百姓的要求,和政务院的商议后,在这条新的朱雀大街南端,建立了一座象征性的仪仗门,这道门就被命名为新正门。

  门前立着李成的青铜雕像,威严慈祥的目视这东南方向,就好像遥望无边无际的大海。

  新正门距离临安原来的南城门足足有二十里,是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两侧全都是一排排装修精美、风格统一的商业。

  衣食住行娱都有,只要走到这条大街就好像走进了另一个时代。

  李源路过新正门,让车夫将马车停下,立在李成的雕像前鞠了一躬。

  上次从东元来到临安,还是在两年前陛下大婚的时候。

  此次过来,这座城市又比那次繁华了十倍有余。

  步行走在朱雀大街上,马车在靠右的平坦路面行进。

  他则是慢慢的走在专门规划出来的人行道上。

  两侧的商店一个挨着一个,商店的老板也不全都是中原人。

  还有很多皮肤黝黑或者泛黑的南洋人,以及身材比较矮小的东元人或者北四岛的人。

  这样的商店门口一般都会悬挂着某某地区特色商店的店招。

  其中他就发现了好几个挂着东元国特色商店的门面。

  甚至为了吸引目光,名字写着山南国特色商店。

  或者是中山国、山北国特色商店之类的。

  李源笑笑毫不在意。

  这些国家已经彻底成为历史。

  取这样的名字也不过是个吸引人的噱头罢了。

  临安除了原本的三山人,或者是陛下之外,恐怕都没人知道这三山国是何物。

  都是博人眼球的营销方式。

  比如山南的一家商店,里面买的是当初山南最原始的手工麻布。

  这种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