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二九章 人口补充_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夏的杨州城以及原武国的除州,这样的迁移也在发生。

  不过更多是百姓自发迁徙。

  江北安抚使衙门日夜不停的转运这些难民,将他们安置在江北或者渡江运到江南。

  或者直接在

  杨州登船,被大型的海船拉着跨过茫茫大海,到北方商贸部新开拓出来的北四岛地区定居,那边的气候环境,也是非常适合老百姓耕种生活。

  当地的土著民都是身材矮小的小矮子,大概也就几十万的人口。

  在北四岛那边根本就没形成太大的抵抗,就直接选择归附了大夏,成为大夏的顺民。

  但是这些矮子土著没办法将北四岛全给开发出来,就需要中原地区往那边移民。

  北四岛的移民船在冬季,海上天气最好的时候开始了大移民。

  南部从杨州、通州等地开始起航,沿海北上到武国的密州地区。

  再沿着漫长的海岸线向东后南下,绕行到鹿国和新瀛州。

  海州地区也设着难民转移点,愿意走的同样会渠道新瀛州。

  再向北则是通过淮水直抵下邳,在下邳将难民装船运走。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武国的难民被运走数十万。

  等到武烈发现的时候,武国的人口整整少了十分之一。

  当即将他气得在龙城府掀了桌子,夏国这是要掘他的根啊。

  跟南楚那几位不同,武烈马上就看出了夏国的狼子野心。

  什么帮助武国解决难民的问题?全都是特么的借口!

  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挖空他的国家和子民。

  但是面对这样的堂而皇之的阳谋,武烈发现竟然丝毫没有办法。

  梁武之战规模之大,超出诸国间历次的战争。

  梁国出动的军队超过五十万。

  各类辅兵民壮都算上,起码要百万以上。

  这完全就是两国之间的倾国之战,谁输了就是国破家亡的下场。

  武烈虽然有完备的计划,能够将这场倾国之战给打赢。

  但是却不得不实施大量的坚壁清野战术。

  造成国内出现大量的难民。

  偏偏那些地方官不作为,为了减轻压力让难民去大夏。

  若是少也就算了,谁知道夏国动起手来,竟然丝毫不留余地。

  明目张胆的进入沦陷区挖人,然后整船的不知道运到哪里去?

  这样下去还能了得?就算打赢了,老百姓没了他去统治谁去?

  但是能拦着难民吗?肯定不能拦,这是难民活命的唯一机会。

  若是拦住了,国内恐怕立即就会发生暴乱。

  在倾国之战的当下,若是内部再起暴乱,那武国真就回天乏术了。

  武烈狂躁的四处乱转,最后只能让礼部派人向夏国提出抗议了事。

  不过心中也决定,尽快结束与梁国的战争,省得拖得时间太长,被夏国掏光了底子。

  其实不仅是夏国在动手,就连隔壁的周国也在大量的吸纳流民。

  从大名府和博州向周国境内运人,不过没有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