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2章 搞个大奖_重生之造富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片里有老师,有学生,倒是没有太多的官员,可能是怕李卫东看着忌讳,没有拿给李卫东看!

  李卫东搞的这个未来教育基金会虽然不高调,不会每个学校都宣传一下或者挂个“卫东楼”什么的,但是学校的名字还是有要求。

  做好事可以低调,但是不留名是不对的,这样只会有不好的示范作用,也不是社会所提倡的。

  没看现在国家对做好事的都是大力宣传,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大家多做慈善,总不能鼓励子贡赎回奴隶不要赎金的事情。

  如果做慈善搞道德绑架,久而久之,做慈善的人就少了,社会的前进还是以利益去引导为主。

  孔融让梨这种道德高尚的事情,还是不要过多的提倡为好,至少在大部分人想来这不现实。

  李卫东想不通,孔融怎么会有这么高的道德水准,反正他是做不到的,除非是自己不喜欢吃梨子,或者有比梨子更好的东西在等着他,不然凭啥让给你!

  李卫东闲着无事的时候也想过,也曾以最大的恶意来忖度这事,最终得出的结论还是利益至上。

  东汉末年,进入体制的方法没有现在的大学分配和公考,也没有科举取士,主要靠的是察举制和贿赂宦官。

  而察举制最重要的一科就是举孝廉,何为孝廉,孝子廉吏是也,也就是在家侍奉亲长,在朝在侍奉君主。

  这玩意在那个时候是出仕的一个途径,就和现在好好学习是你唯一的出路的说法一样,上到八十老翁,下到三岁孩童,谁不知道!

  出生世家的孔融,再早熟一些,自然知道该怎么操作,让梨能让自己孝子的名声传出去,为以后做准备呢!

  李卫东不敢说自己是道德上的完人,他捐款建学校,只是不忍那么多的适龄儿童没有条件,或者在条件不好的校舍读书。

  稍微动了那么一点恻隐之心,而他自己又有这个能力,赚了那么多钱,反正也花不完。

  当然在捐款做好事的时候,若是能够获得一些受助者适当的感激,那也应该是意料之中,意外所得。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后几亿网(络暴)民,隔空逼捐是一件非常流行的事情。

  李卫东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中国首富,若是捐的钱不是最多的,肯定会被骂的很惨!

  到时候,李卫东把这些年做的慈善事业拿出来,这些网民一看,好家伙,我上的小学还是人家捐助的,还拿过人家的奖学金!

  你还能再骂出口,那也太对不起良心了!

  所以做好事还是要留名,哪怕写日记里也行,总得在需要的时候找到证据,无名英雄不好做。

  李卫东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捐建的学校名字写在全国各地,“未来小学”,前面加上村、乡、镇。

  简单直接,既不高调也不含蓄,领导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