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七十一章 连获数奖!_乐队的盛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类奖项,应该就有的热闹了。

  中途,叶未央还上台领了一个最佳编曲奖回来。

  获奖的歌曲是《开到荼蘼》,这首歌作为华语乐坛本身就很少见的迷幻摇滚,再加上编曲非常的优秀,自然是能够获得奖项的。

  听听组委会的获奖词就知道了。

  “《开到荼蘼》编曲里开头就是电子音效结合小鼓的多次敲击,这首歌里小鼓的音色比较“脆”,不像大多摇滚那样较“硬”,不讲究力量感,而有一股子慵懒,之后的鼓以繁复的节奏贯穿全曲。”

  “除了常见的摇滚三大件,加入的弦乐团演奏也是特别的华丽,更是在一段间奏里,本来按照传统应该是吉他solo的地方,用了弦乐团的演奏,少了一分喧闹和躁动,却更大气、更细腻,也更和周听慵懒颓废的演绎搭调!”

  “叶未央老师的这个编曲,精致到拿去和世界上高水准的迷幻音乐比,也不逊色!”

  叶未央前世《开到荼蘼》这首歌的编曲便就是香港乐团数一数二的优秀作品,时常被拿来当做范例夸赞的。

  在这个时间有人“慧眼识珠”并不奇怪。

  叶未央也大大方方的领下了奖,除了竖出三根手指表达了这是他今晚获得的第三个奖项之外,依旧是浅谈几句便下了舞台。

  大的还在后面呢。

  “获得第四十二届华语流行音乐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的是!”

  “叶未央《后青春的诗》!”

  很快,叶未央再次在一片掌声之下,被欢送上了舞台。

  “谢谢大家,谢谢组委会,谢谢公司。”

  接过这第四座奖杯,叶未央抬起头环视了一圈羡慕的嘉宾,和激动欢呼的观众们,一改之前的态度,十分认真且凝重的说道:“有几句话,我憋在心里很久了。”

  “或许这样说可能会让一些人不开心,但是我还是要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华语乐坛的音乐制作人,越来越只注重流量,而不是注重歌曲本身了。”

  “十年前,在我还小的时候,还记得当时的华语乐坛,还是先听歌,再识人的时代,在电视上或者街头听到某一首歌,觉得歌曲好听,然后再去刻意听这个歌手的其他歌,了解这个歌手的音乐。”

  “但是现在,却是先把一个人炒红了,有流量了之后,才开始给他发专辑,这在业内被称为收割流量。”

  “在座的各位,扪心自问一下,这样做出来的专辑,能够好吗?还有音乐的初衷吗?”

  “我觉得,今天我能够拿到这个最佳专辑制作人,并不是我有多么的优秀,只能说是同行衬托罢了。”

  “生在这个所有人都开始学着怎么摆烂,怎么成为流量,收割流量的年代,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不幸。”

  “希望华语乐坛那些对音乐还怀有信念,还记得自己在决定学习怎么制作音乐时,那最纯真的,对音乐的悸动与喜爱,想要成为真正可以让大众喜爱,让大众爱上流行音乐的制作人们,可以站出来,对这个流量时代,勇敢说不!”

  叶未央突如其来的这一番话,仿佛一发大沉默术一样,静默了现场所有的嘉宾与观众。

  虽然此世的乐坛发展的比前世要更良性一点,优秀的音乐人也不少,但是在席卷全球的网络时代浪潮下,娱乐圈流量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用心做音乐的人越来越少,用脚推流量歌手的公司越来越多,同样是当今华语乐坛正在面临的问题。

  虽然此世没有某鹿、某凡、某涛、某兴这四个归国四子开启华语大流量时代,但是也已经出现了流量抬头的苗头。

  一些没有作品傍身,但是却人气颇高的“歌手”“演员”正在如潮涌一般出现。

  经历过前世那个流量肆虐年代的叶未央,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当娱乐圈真正开启大流量时代后,将会对华语乐坛造成多大的毁灭与破坏!

  所以,在此世“流量”歌手还没有成为主流的时候,叶未央觉得,他有必要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哪怕不能制止这个大势,至少稍微引发一点点变量,也是好的!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