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尚书王熙_定鼎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一岁已经加礼部尚书衔,还兼管这翰林院。本来他是不会进宫来的,但今日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六月二十四日,吴三桂奏报大量的川西,川南的明将,土司投降。王熙就想到如今的西南刚经历了战乱,民生疾苦。希望能派出官员对西南云贵川等地进行礼教宣讲,教导百姓归附朝廷,安心劳作,劝诫地方宽宏施政,安抚百姓。使地方尽快安定。

  谁知道王熙拿着吴三桂的奏章抄本来到乾清宫外,却听到了福临等人的这样一通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本是顺治四年的进士,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没表现出来,让殿外的太监进去通报,然后就在殿外等候。

  福临等人正说着就见小太监进来说,礼部尚书王熙求见。福临等人一愣,然后恢复到平常的状态。福临这才道:“传吧”小太监立刻就去殿外传王熙进殿。

  王熙一进乾清宫就跪下向福临道:“臣王熙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请皇上圣体金安。”福临道:“王爱卿来见朕有和要事?”王熙道:“臣今日整理档案,发现了平西王六月二十四的奏疏。”福临好奇道:“你去整理档案和平西王的奏疏有什么关系,还是一个月前的。”

  王熙道:“回皇上话,平西王的奏报说川南和川西等地,大量的伪明将领投降,而且贵州也新附,巡抚赵廷臣也奏报说贵州如今民间荒芜,百姓疾苦。所以臣就想请皇上恩准由礼部派遣官员对四川,贵州等地加强文教,劝说百姓归乡,种桑务农。也监察当地官员施政情况。”

  福临还未说话,鳌拜就接话道:“王大人怕是想错了吧,这云贵川等地新附正该严刑执法,弹压反叛的时候,怎么到说起文教来了。王大人真是书生之言。

  王熙一直跪在地上也不敢起来,听见鳌拜在背后说话,忙直起身子,挪动膝盖稍微的转了点,能看见鳌拜后道:“鳌大人此言差矣,云贵川反叛的伪明余孽,是李定国和朱由榔等匪徒,不是当地百姓,百姓依然是受他们盘剥,所以苦不堪言。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大清天兵一到,百姓无不望风归降。既然他们归降了我大清,就是大清的百姓,我们施政当然要宽厚,劝说百姓能够归乡,这才是圣人之道,朝廷施政的根本。”

  鳌拜听王熙一说顿时明白了,这就是一个书呆子。当即也就不说了,本来想退后去做事,但突然想到什么,道:“皇上,不如就让王大人去四川等地安抚百姓。”

  福临正听王熙讲的昏昏欲睡的,听见鳌拜的建议当即就道:“王爱卿,如今鳌拜举荐你去四川等地安抚百姓,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王熙忙拜倒伏地道:“皇上有差遣,臣必当接近全力安抚西南百姓,为我大清守护好西南。”

  福临道:“好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