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九章 郑成功不在厦门_定鼎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煌言毕竟是带领过军队的,当即明白了,道:“殿下如此安排,军队只与外敌作战,岂不是闲置太过了。如此庞大的军队闲置,朝廷的负担太重,恐怕到时候户部没有如此多的钱粮来供养军队。”

  朱由栋道:“现在不过是一个方向,具体怎么做,还需要进一步的考量。现在也不必说的太过绝对,朝廷总能想到办法的。咱们能靠着一双手,打下如今的五省之地,还担心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朱由栋见三人都不是太精通军务,也就不想再说下去。忙转移话题,对扶纲道:“扶阁老,刚才说到朝廷组建,开科取士的事情。礼部要尽快安排大明乡试,我们现在很缺实用的文人啊。”

  朱由栋强调道:“这次的取士要降低八股文章的比重,应当侧重于经济之学。多偏重于策问和实论。我们现在没有时间给他们去观政,就在考试中完成吧。取士之后,他们很多人就要去往各地任职。如果取的都是一些读八股的书呆子,到时候还不把地方治理的一团糟。”

  扶纲道:“殿下放心,我们一定细心挑选可用之才。不过这乡试日期,最好在今年举行,等到明年就可以举行会试。”朱由栋一愣,道:“会试?”张煌言见朱由栋的神情,顿时明白朱由栋根本不懂科举流程。

  于是便解释道:“殿下,科举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等级。只要是开蒙学习的孩童,就可以参加县学组织的童试。童试通过的便是童生,童生就能参加院试中的岁试,然后才能进入县学学习了。”

  见朱由栋听的认真,扶纲道:“这些在县学里学习的人,也就是俗称的秀才了。然后州府还会定期举行科试,只有通过科试的才能参加各布政使司学道举行的乡试。这些人里,择其优者录为举人。”

  钱谦益也跟着道:“只有是举人,才能参加朝廷举行的会试,这些中了会试的人也就是进士。最后这些进士,在由皇上或者是监国殿下亲自考教。选出最优的三人,定为一甲三人。这就是殿试头甲。”

  朱由栋这才明白,原来科举是这么个流程。当即道:“看来,还得先让各地举行乡试。”张煌言忙道:“殿下,正是如此。但是我大明已经有大量的举人,只要发下通告,就会有很多举人汇聚南京。”

  钱谦益道:“这还是殿下不准满清的士子参加,要是让这些人也来。到时候,才更加热闹呢。”朱由栋道:“不用,这些人不知廉耻。为了几两银子,连祖宗都不要了,还让他们来做什么?不过我也不全部,堵死了他们报效朝廷的道路。只要他们重新在大明参加科举,以后的身份依然认可。”

  听见朱由栋这句话,钱谦益和扶纲这才送了一口气。毕竟现在满清已经进入中原快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