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赶到绵州_定鼎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驻扎在绵州的有七千五百军队,驻扎在绵州城外军营。有将领刘惟明,严自明,李廷明,唐运会、严希赐这些人都是以前的明将后来投降了清兵,如今都在绵州。另外有从各地征调的民夫接近三千人。民夫靠近军营安置,据说是嚎管理民夫,也好在攻打成都时让民夫先行攻城,一是消耗明军的士气,也可以减轻自己行军的压力。反正到了下一个城池,还可以再征召民夫就是。”

  其实这也是不光是清军的攻城手段,凡是有外族入侵中原大多会用这一招。一来是消耗汉族人口,还能降低守军的士气,瓦解军心。因为这些民壮大多是在城池周围抓过来的,还有汉族一直对残杀同胞的事情非常抵触,看到同为汉人的民夫大多数守军都吓不了手,这时这些外族侵略者就会对城池发起攻击,趁守军军心涣散之际夺取城池。

  但是有些败类因为投降了外族,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声誉,往往不折手段,想要颠覆原来自己民族的政权。只有这样才能在异族统治中原是为他们的暴行粉饰,掩盖他们的兽性。

  朱大山听了程德群的汇报,道:“很好,只是现在我们总共也急两千兵马,想要真正打败绵州的清军,恐怕还有难度。我们得派人去成都,看能不能和成都守军两面夹击。”众人也举得有理就不再反对。

  朱大山见大家没有一见就道:“那明天,大军就向绵州开拔。孔令英你带人负责粮草。”众将纷纷领命。

  这时张昌道:“那我做什么?我可是来学打仗的。”朱大山笑了笑道:“你先跟着孔令英负责粮草。”张昌叫道:“我不,我是来打仗的不是光来看粮草的。侯爷不让我上战场,我就自己去。”

  朱大山大怒道:“就你这样还想学打仗?你不知道军令入山吗?还想自己去,你这就是违抗军令,是要军法从事的,要人人都像你这样,那这仗也不用打了,大家都散了自己杀清兵去,那样能打的过清兵?”旁边的陶元佑也劝道:“张公子,不要胡闹,军营是有军规的,你这样坏军规是要砍头的。”

  张昌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道:“对不起,我只是想上战场去。”朱大山道:“你先当好一个兵在说吧,下次再这样绝不轻饶。”张昌道:“是,我知道了。”

  第二天,朱大山带着军队继续往绵州赶,孔令英带着张昌负责粮草。从魏城出来就不时有清兵的斥候在周围打探情况,由于复明营的探子都是些勉强会骑马的人,所以没办法吧清兵的斥候阻挡在外。几次交锋下来,清兵的斥候没杀死就个,复明营自己这边反而死了几十人。这样一来朱大山也不敢把斥候派的太远,有遇到险峻和容易埋伏的地方都要反复打探才敢过。如此一来行军的速度犹如蜗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