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三章 士绅阶层和文官集团_定鼎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朝都要依靠地方士绅来治理,才有了皇权不下县的说法。

  现在朱由栋的做法就是想要,破坏地方上士绅对官府的干扰和影响。这样一来,可就打破了皇权不下县的说法。如果以后再有地方士绅想要对抗皇权,对朝廷有什么不满。可再也没有士绅一句话,周围百姓纷纷响应的现象了。

  以前对皇权的解释,全部都是地方乡绅说了算,因为当地的吏员也是他们的人。但是只要朱由栋一打破这种现象,百姓听到的就不止士绅一方的言语了。只要听来的话,不是一种声音,那百姓还会听你的话吗?到时候人心不齐,士绅根本就再也对朝廷起不到影响。

  就好比,以前朝廷要收税,可是人口,土地的鱼鳞册,这些都是士绅报上去的。因为只要他们说话,县里的吏员就是众口一词。就算县令想要去丈量,也还是要让吏员去做,县令不可能自己去做。而朝廷派下来的税收,就是按鱼鳞册派的,所以朝廷的税收多少,其实也是这些士绅控制的。

  那是对于朝廷,等朝廷需要收取税收的数目派下来后,也不是县令去收。这时后就要交给地方的保长,甲长去收取,这些保长,甲长都是地方上的名流,也就是士绅们自己。他们肯定不会让自己家里交,直接就把自己家里要交的税,平摊给其他人。

  由于其他人都不知道到底要交多少税,当然也就是这些士绅们说多少就是多少。士绅们自己家里还有读书人的减免。比如秀才,举人,这些官府都有给了一定数目的免税田地。这样一来,就有不少的人,为了减少给朝廷交税,将自家的田地,全部挂在这些秀才,举人的名下,然后将本来要交给朝廷的税赋,交给这些读书人。

  这些人读书人,谁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做官,这些保长甲长当然不敢得罪他们,也就不会给他们多摊派,何况他们还有朝廷给的免税田地。比起其他人要摊派,将田地挂到读书人名下的人,就要少交的多。而且这些读书人,大多也是出自地方士绅的家里。

  这还是正常的挂在读书人的名下,也就是常见的投献。何况那些士绅被投献的土地不止朝廷给的数目,多出来的田地就被这些士绅给隐瞒下来,这样没有投献的人,缴纳的税赋就越来越重。最后交不起税赋,只好贱卖田地,成为无地的佃农。

  这些人成为佃农后,朝廷的税赋还是要有人来交,士绅们并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多出来的钱粮,就只好还是让佃农来交。这样当佃农已经没法养活自己的一家的时候,这些人也就只有成为流民,四处逃难,讨饭去。

  这也就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造成了士绅家里越来越大,读书人越来越大,家里越来越富,隐瞒在他们名下的土地也就越来越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