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二圣的微服私访(2)_大隋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地!”

  杨昭先跳下了马车,然后依次搀扶着二圣走下来,指着前面,如同小城墙般的大门道。

  面前的大门之处,最引人瞩目地,不是外观,而是正前方,一块树立的石碑,上书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共计二十二个苍劲有力的繁体楷书。

  一年前,杨昭在学舍说了前两句,让牛弘惊叹。今春时,考虑到理工学院还差一个校训,索性厚脸皮补全。

  “那罗延,你看看这字是不是有些熟悉?”

  独孤皇后注意到石碑后,忽然向丈夫问道。

  杨坚实际也早看到了,他俯首望向正拉着自己手的爱孙:“这你就要问问咱们乖孙了!”

  杨昭挠了挠头,道:“皇祖母,这正是孙儿一月前,向皇祖父求的字!来此的每一个人见之,都能起到劝告之用!”

  独孤伽罗摸了摸杨昭的头,颔首笑道:“我就说,这字怎么这么熟悉。不过啊,这四句话,在我看来,不仅可以作为理工学院劝勉之言,亦可作为天下士人的劝勉之说!”

  “伽罗同我想到一块去了,今之于国子寺下辖诸馆士子,享受国朝资源,也该多做践行这四句话!不能只当个饭桶!”

  杨坚点了点头,于国子学等学馆的士子不满,每论一次,皆完全表现在脸上。

  三人还没入理工学院大门,已暗地得到消息,正于门处等候的学院讲师们,不需汇报,看到前方的大队人马,特别是熟悉的皇孙杨昭,即便未有过面圣,也知道二圣来了!

  在王隆带领下,一群人迅速上前拜见。

  面对王隆等人,穿着常服的杨坚和独孤伽罗,如同一对普通民间夫妻,很和蔼的说起了话。

  尤其是为首的王隆,杨坚特意拉着他的手,感叹道:“记得当年,你初为国子博士,向朕上书《兴衰要论》七篇,言六国之得失,朕很高兴!也为朕治理国家,提供了很多借鉴!

  但自从你于铜川县令任期满后,一直不入仕,朕非常感怀!像你的才干,就应该在朝堂上发挥作用!”

  站在一旁的杨昭,听他皇祖父这么一说,变得有些紧张兮兮。

  他皇祖父这是正大光明的来挖他墙角啊!

  大儒王隆,那是理工学院儒学馆的门面担当!

  但王隆显然是下定决心不入仕了,在杨坚话后,面带感动,忙回道:“陛下对臣下的关怀,臣下便是身死也无以为报。

  但臣下年纪大了,趁着还能多活一段时间,接受大王所邀,想为陛下,为天下,培养些识文断字的人,不求他们有多大出息,只希望有所学后,能做一些为家国有意义之事。

  且臣下还有数子,等他们长大了,都会全力为陛下效力,为大隋效力……”

  王隆今有五子,分别是王度、王通、王凝、王绩、王静。其中幼子王静,去岁才刚出生。而王隆年纪,比杨坚还要小一些,他如此说,可见归隐不仕之心坚定。

  在看到宇文恺的时候,杨坚免不了又是一番勉励。

  而见到王孝通、巢元方等人时,杨坚与之各做谈论,兴趣非常高昂。

  于宫外,独孤皇后显得内敛许多,同外臣们隔着一段距离,拉着孙儿的手,也不催促,很给丈夫面子,丝毫没有宫内的强盛。

  这一幕,看得王隆等人赞赏不已,皇后母仪天下,真乃贤后也!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