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雏鹰出笼_大隋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祖父!皇祖母!”

  杨昭像往常一样,一入安仁殿,看见二圣在这里,书包都不取,一人一个必杀技。

  随着他年纪增长,再过几年就不能每天这么无耻,因此趁着年纪优势,他得多给二圣加一些好印象。

  脑袋枕在祖母独孤皇后怀里,杨昭按照习惯将今天所做之事,全都说了一遍。

  见爱孙后背有些痒,独孤皇后一边给挠着痒,一边笑着道:“乖孙做得不错,以后等你长大了也要学会用人。你要记住,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奸臣与忠臣,只有能用之人,与不能用之人。

  像赵集,他虽然耿直不得人喜,甚至有时候,不断在你耳边指出错误,你也讨厌他。但这种人,却是不可或缺,你要以礼相待。在这方面,你要多想你皇祖父学学,可别你阿爷!

  还有呐,人都是为利而生,你要记住一句话‘欲其取之,必先予之’。前番你让同窗们帮你制造水车,那是依利诱之,大家尊重你的身份。这次你又寻同窗帮你白锦,有了上次经验,同样让他们看到皇家会给予的好处,同样是利诱。但在同窗帮助你之外,而给予他们赏赐,这才是给予。”

  独孤皇后教导孙儿的时候,杨坚坐在一旁,放下奏本,一点也插不上嘴。

  在宫里这些岁月,杨昭是看出来了,他皇祖父杨坚这“惧内皇帝”,一点都不假。

  他杨昭绝不会步皇祖父的后尘!

  等皇祖母话一落,杨昭将其中要点已经明悟,从皇祖母怀里坐起,认真思索道:“皇祖母您说的意思,孙儿前段时间,跟随刘公学习《韩非子》,还有在《人物志》里面也看过类似的话。

  如《韩非子》用人篇有述‘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人物志》里则有这样一句话‘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大概就是皇祖母您说的这种情况!

  赵集每次能及时指出我和同窗的错误,孙儿不应该恼怒,应该认真听从,并做赏赐,甚至可以用来他监督不法,比如做一个纪律委员,照应好课堂秩序。如此一来,也能避免我和同窗们,将来小错而酿成大错。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子,不知道孙儿说得对不对?”

  《韩非子》乃法家著作,至于《人物志》则是三国魏时期刘劭所书,用于甄别人物、任用人才。这两者内中核心,可以说是“帝王之术”的要点,特别是前者,从秦始皇开始,就已经成为各朝代皇帝学习理政的教科书。

  太学六儒之一的刘祖仁,学习涉略极广,没想到为皇孙杨昭这般教授,小小皇孙即能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杨坚和独孤伽罗都看到各自眼中诧异,尤其杨坚,他少年得志,自认为天赋非凡,但同爱孙比比,这些时日所见所闻,越发自愧

  请收藏:https://m.yuedu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